【義筆容辭】不用急於塗脂抹粉
今年二月, 梵蒂岡宗座科學院舉辦「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中國衛生部前副部長、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率團出席,並參與有關倫理標準的制訂。黃潔夫在會議上分享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管理方案。
但一些倫理學家和人權組織質疑中國沒有移植死囚器官這講法,並指梵蒂岡宗座科學院邀請中國參加峰會,是為中國現時仍存在的器官移植問題「漂白」, 傳播了錯誤的訊息。宗座科學院回應指,這是一項學術活動,不會用來重複討論有爭議的政治主張。
我們基於信仰對生命和人性尊嚴的尊重,一直關注中國嚴峻的死刑問題和販賣死囚器官情況。人權團體對中國提出的質疑並不是無的放矢,也不是要引起政治爭議。這是一個涉及倫理道德和人權、普世價值的問題, 國際社會有責任去關心。教會一直關注人類的道德倫理和人性尊嚴,也有責任與對待其他議題一樣,作出關注。
中國於二○一五年一月一日起正式禁止使用死囚器官,改行民眾自願捐獻器官系統。過往, 中國大部份器官移植都倚賴死囚器官。當時黃潔夫也承認中國六成五的器官是採用死者器官,其中九成是死囚器官。即使有時官方指這是死囚自願捐獻,但很多死囚是在臨處決前,家屬才獲通知去匆匆見面。家屬事後收到的,也不是死囚的遺體,而是已被當局火化了的骨灰。所以,死囚是否自願捐獻器官,及身體所有器官最後被如何處置,無從知曉。
基於中國一直使用死囚器官,世界衛生組織曾將中國列為移植器官來源不明的國家。國際醫學界對中國器官移植醫生也實施「三不」制裁,即不能參加國際重大會議、不允許在醫學期刊發表論文、不批准成為世界器官移植學會會員。正是國際社會和人權團體的壓力和呼籲,令中國要面向世界時必須作出改革,才建立起自願捐獻制度。所以,國際社會和人權組織對中國的施壓, 是實事求是和具意義的行為。
「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也是為了完善器官捐獻的國際準則和反對器官買賣。目前,中國的黑市器官買賣情況仍十分嚴重;而更嚴重的是,中國政府一直也未能回應法輪功對當局活摘人體器官的質疑和所提的證據。此外,雖然當局聲稱自二○一五年起已禁止使用死囚器官,但二○一六年八月在香港召開的一個國際會議上,有外國醫生向黃潔夫提供的資料顯示國內一間隸屬武警系統的醫院,以約十八萬港元向加拿大病人提供來自死囚的器官。最近經當局查證屬實後, 涉案醫生和醫院受到懲罰,但黃潔夫並沒有透露該醫院的所在地。這只是其中一個事例,反映了中國即使已禁止使用死囚器官,但背後存在的腐敗問題和缺乏監督、透明度,也是問題的關鍵。
因此,相關的組織現階段實不宜過份吹捧中國的器官移植情況,甚至為其塗脂抹粉,而應繼續施壓,要求中國在政策和具體執行上增加透明度和容許輿論監督、回應法輪功對當局活摘器官的質疑,並允許國際社會和人權組織對其器官移植的具體操作進行獨立調查,這才是對中國發展有裨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