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默禱者遇上塞車時

期數
3814
刊登日期
2017.03.24
作者
楊秀珠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3 月 26 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我是一位默禱者,我的默禱老師是本篤會文之光神父(Laurence Freeman)。他走遍世界各地主持避靜,但在繁忙的日程中,他抽空於本年一月訪港兩天。在一月廿二日的公開講座中,他劈頭第一句便說:「我來,主要是與大家一起默禱。」

是這一句,讓我深深感受到基督徒的共融:在默禱時,我放下雜務,享受與主同在的寧靜時光,真實地、專注地、完全地活著。講座當天是農曆新年前最後一個辦年貨的星期日,文神父在前往聖方濟各堂途中遇上大塞車,動彈不得。幾乎三百名參與講座的朋友在聖堂靜心等候,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香港分會) 的朋友也無法可施,一方面解釋神父遲到的原因,另一方面盡量把握時間介紹團體的歷史及發展。當時,我自己便開始默禱, 回想十年前參與文神父在長洲的避靜,再一次肯定自己默禱之旅的深遠意義。

文神父趕上辦年貨的大塞車, 就好像我在默禱時經常遇到的內心大堵塞。路上遇上大塞車,容易心煩氣燥;默禱遇上大堵塞,馬上分心失神。內在心靈深處,交織著千愁萬緒:莫名的恐懼、生活的焦慮、難掩的傷痛、火熱的憤怒⋯⋯在寧靜中, 倍感不安,有時更來得令我措手不及, 不知所措。心中多麼渴望能夠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千愁萬緒,於是開始學習不同的靈修方法,虛心向前輩討教,又不停鑽研書籍。正如一位參與講座的朋友問:「文神父,默禱時分心,怎辦?」文神父回答說:「放下焦慮恐懼,重拾短誦,返回專注的狀態⋯⋯我們時刻學習心存感恩,包括為自己的雜念感恩, 為自己能夠意識及察覺心底裏的雜念而感恩⋯⋯」

這刻, 我又再一次提醒自己默禱的美妙之處:無論發生甚麼事,無論內心浮現怎麼樣的「雜念」,我都可以視它們為支持默禱的動力。我願意安靜地坐下,挺直脊骨腰背,讓吸呼暢順地自然流動,心持短誦Maranatha(意思是:求主來臨),全心全意與心靈深處的起伏同在,因為這些所謂「雜念」其實都是我人生的一部份,甚至是標示著自己生命中的關鍵時刻或深切渴求,只是我一直不懂得如何善待它們,於是有時拚命地抗拒,有時暴力地驅趕,有時愚昧地假裝不知……此刻, 我願意察覺這些「雜念」的真實臨在及來龍去脈,決心進一步明白它們在我生命中的特殊價值及深刻意義,祈求在天主的慈愛光照下,與救主耶穌基督合而為一,讚頌感恩。

「我來, 主要是與大家一起默禱。」管它是外面的交通延誤,抑或是內在的歲月留痕,只要每次默禱,我便再次覺察主基督居住在我靈魂深處的事實。那麼,大塞軍頓時成為我的暮鼓晨鐘,喚醒那沉睡多時的靈魂。

作者為聖本篤堂默禱小組成員╱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香港分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