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終執研究報告:職務廣受接納 應加強關社
(本報訊)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四月二十三日在校園舉辦「天主教終身執事職研究報告發佈會」,報告指受訪信徒普遍接納終身執事職務,建議有關方面為終執提供整全培育,幫助他們服務教會之外,亦加深關注社會議題,服務弱小。
「天主教終身執事職研究」由教區終身執事委員會委託天主教研究中心進行,研究香港教區執事職發展的狀況、教會人士對終身執事的看法,以及終執目前的服務等。
中心於二○一四年十二月開始進行此研究, 一五年三月至六月在其中二十二間堂區, 以問卷形式訪問了四千多位教徒; 一六年三月至九月在廿一個堂區接觸七十六位信徒和慕道者、十一位神父和修女進行深入訪談, 並訪問了終身執事和終執委員會委員。
設立二十年 接納程度增
報告指出,逾九成堂區受訪者贊成教區繼續接納平信徒成為終執;受訪牧職人員中,六成喜與終執相處、逾七成歡迎終執到堂區服務。較多受訪者認為終執主要職務屬教會層面,其次為社會層面。
對於終執應否就香港社會議題發表意見,較多受訪者保持意見中立或表示不知道;普遍認為終執縱然關心社會,對信徒關社的影響力仍偏低;逾半認同終執的在俗身份於服務教會時有正面影響。
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夏其龍神父匯報研究結果時說, 終身執事職在香港推行二十年, 普遍信徒已接納此職務。他引述廿五年前教區進行的終執調查指出, 當年平均佔一半神職人員不贊成設立終身執事職, 約七成受訪信徒贊成, 夏其龍說:「經過二十年終執臨在於教區,信徒與神職人員對其職務看法已有相當大的改變。」
可多發揮在俗角色
夏其龍又認為,應多關注執事職在社會的影響力。他指梵二復興執事職是要透過終執在俗的角色面向世界,履行社會職務, 「終執以婚姻、家庭生活的方式去面對社會問題,並帶到堂區生活中,好與信徒一起關社,為社會與正義發聲」。
在研究的深入訪談部份,有終執表示應按實際情況,彈性處理給予終執的生活津貼;亦有受訪委員認為應留意已婚執事配偶的需要;甄選方面須確保當事人具備此聖召,並具備成熟的質素以提高認受性。
盼成為教會與社會的橋樑
教區終身執事委員會主席陳志明副主教回應時指出,「執事」希臘文的意思是「服侍」; 他又指執事並不是司鐸的「代替品」,重申神父在堂區負責禮儀職務和信仰培育,而執事通過其謙卑、愛心的服務,無私奉獻。他又提到已故胡振中樞機強調教會職務與參與,在港設立執事職, 好能成為教會與社會的橋樑。
發佈會亦請來聖公會西九龍教區主教陳謳明,談論執事與平信徒事奉人員在聖公會的功能; 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賴品超教授則從教會體制的演變看終身執事職。
會上有終執分享如何透過教會職務走進社會。獲委任為懲教署專職教士的伍永鴻執事表示, 自己多年來透過執事職回應社會需要,此服務亦有助福傳。他又表示近年教區亦有執事在機場提供牧民服務,亦有服務海員和醫護人員等。
王展滔執事的妻子廖楚彤會上分享:「當丈夫要成為執事時,儘管我明白這是一份恩寵, 當時卻難有實際體會。」王展滔領執事職已三年多,她愈來愈感受到家庭一直被天主帶領,她的信仰亦不斷成長。
目前全球共有四萬四千五百多位終身執事。香港教區於一九九六年開始設執事職,九七年首次祝聖終執, 目前教區有二十一位終身執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