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

期數
3819
刊登日期
2017.04.28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4 月 30 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

最近因為工作的緣故開始接觸一位女士,我叫她阿兒。阿兒年約三十歲,第一次見她,她眉頭緊鎖著,雙眼沒與我產生交流,一直往下望。

當我向阿兒自我介紹後,準備向阿兒了解她的目標。阿兒一言不發,從袋中取出一張A4 紙,紙上整齊地記錄對自己的強弱項分析及個案目標。我心想:「她真是早有準備,而且非常清楚自己希望達到的目標!」這個時候,阿兒對我說:「我覺得自己很有問題,不知為何很怕和別人相處,我希望改變。姑娘,我現在才發現自己有問題會否太遲?」

阿兒的提問令我回想起往事。我從小的志願就是要成為一個社工,原因就是覺得社工的工作很有意義,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人。在大學修讀社工課程的時候,令我更明白社工的理念及工作。在學習及工作過程中,我對於「人是可以改變」這個理念特別深刻。以前我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好,自己完全沒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感恩在成長階段中遇上幾位社工,開始學會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也許自己經歷過改變的過程,所以我一直都相信人是有改變的可能。「人可以改變」就成為了我的座右銘。

在每天的工作中,我有機會接觸帶著不同經歷到來的服務使用者,聆聽他們不同的故事。服務使用者的經歷或許為他們帶來不同的困擾,他們都希望改變自己此刻的狀況。「改變」的過程從來都不容易,身邊的同行及接納同樣重要。雖然我未必經歷過服務使用者的所有經歷,但我仍然會選擇與他們一同經歷改變過程,一起同行, 分擔他們的困難,分享他們喜悅。

小時候曾經聽過別人說社工好像北斗星,為正處於人生低潮、黑暗中的受助者提供一點光芒,引領他們重拾希望,克服逆境。回想兒時志願,我希望可以為別人付出一點點, 好讓他們知道在困境中仍有同行者與他們同行。在同行的過程中,我願意與他們一起經歷高低、協助他們學會自助,對自己有更多發現。

當我走進社會一段時間之後,我仍然深信「人是可以改變」。回望阿兒的故事, 我希望可與她一起同行探索,讓她更認識自己,「改變」成為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自己。

•明愛家庭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