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乃山附近警察遭槍殺 歷史地標或成攻擊目標
聖加大利納隱修院的成員說,這歷史地標存在了一千七百年,沒有被遺棄或破壞,實在萬幸。這讓它成為基督宗教史上持續被使用的最古老隱修院。
然而,法新社根據埃及內政部消息報導,一些武裝男子四月十八日晚上,「向通往西乃(Sinai)半島南部聖加大利納隱修院路上的一個管制站方向開槍」。
一名警察在衝突中被殺, 「伊斯蘭國」承認負責。
事態仍不清晰。據埃及《獨立報》報導,南西乃安全局局長的初步報告稱,事緣一位「警員誤發子彈」。但該報也指出,基督徒是恐怖組織的首選目標。
幾個月來, 伊斯蘭國通過其西乃分部,一直在針對埃及基督徒,導致很多居於該半島的科普特人逃離家園。這次聖戰者試圖攻擊聖加大利納隱修院,很可能因為它是極具象徵性的基督宗教地標。
事實上,那裡為很多基督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朝聖地,因為相信它所建於的山頭,正是梅瑟看到燃燒荊棘的地方,他後來就在那裡領受十誡約板。
雖然它是一所東正教隱修院,位於埃及,不是科普特基督徒團體,但屬耶路撒冷自治教區。
珍藏拜占庭聖像畫
隱修院與世隔絕,加上伊斯蘭統治,使它當初能避過八、九世紀拜占庭皇帝反對偶像崇拜的狂暴。因此, 聖地可以珍藏源自該時期之前極罕見的拜占庭聖像畫。
隱修院的鑲嵌畫和壁畫佈置,讓它在二○○二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該地也展示很多供基督宗教歷史研究的文獻。聖加大利納隱修院的網站提到, 那裡保存了三千三百份由希臘語、波斯語、波蘭語、希伯來語和其他語言寫成的手稿。
隱修院在幾個世紀間, 曾收藏西乃手抄本聖經,即在四世紀寫成,史上最古老的完整新約抄本。然而,手稿後來被帶往俄羅斯,及後在二十世紀被賣到英國,只有部分散頁留在埃及。
遭極端份子注視
最後, 也許是令伊斯蘭極端份子最惱怒的,是該團體對於其創立之時,與伊斯蘭教的對話表現得非常自豪。根據隱修院的網站,先知穆罕默德曾親臨隱修院, 當時隱修院已是眾所周知的一個地方。
據說他親自寫了一封保護信,原稿在一五一七年被帶到君士坦丁堡。修會團體的領袖認為:「在十四個世紀的伊斯蘭統治期間,隱修院繼續存在,是因著此保護信所得到的尊重的象徵。」
這一千四百年的共存, 是今天極端伊斯蘭教份子試圖摧毀的對象。
來源:《十字架報國際版》╱天亞社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