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在野】寄望

期數
3822
刊登日期
2017.05.19
作者
李達修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5 月 21 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甲年讀經) 
讀經一:宗八 5﹣8,14﹣17 ∣ 答唱:詠 66 ∣ 讀經二:伯前三 15﹣18 ∣ 福音:若十四 15﹣21 


 

小時候聽大人說: 「宗教信仰這回事,只求一份精神寄托就是了。」無所謂信哪一個神最好。在一知半解下,年紀又未到自主自決的階段,便跟著家人拜神。上香叩拜時,誠心最緊要;因為把命運與未來,托付給神明照顧,求神保佑趨吉避凶。然後得以安心,帶著一份含糊的希望,繼續努力生活長大。

及至中學時期, 考進天主教學校讀書。課室內外,天天都見著神父;耳濡目染,也想名正言順參與教會的禮儀和活動。耶穌是怎樣的?我相信如果祂能使那些神父,把自己一生交了出來給祂,並且老遠跑來東方傳教,為祂盡心竭力提供學生良好教育,旣博學多才又謙和仁厚;信耶穌能使人有這種人格和抱負,成為有教無類之榜樣,我也希望如此。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了信耶穌所帶來的希望,包括自己及世界;雖然沒有想過也要做神父。

於是悄悄地報名參加了神父開的道理班。準備領洗時,神父幫助選聖名, 我找了幾個字母A開頭的, 逐一問他意見。其中這個很長又難讀的,他說是來自希臘文,竟然解作「復活」。「那麼每當有人叫喚你,便在提醒你要復活起來呢!」有復活便有新生與希望。真不錯,就這個吧!這名字意義重大,至今仍然緊記著,是自己的座右銘、急救箱。

有復活 便有新生與希望

當人承認要有精神寄托時, 便在承認存有精神生活的幅度。我們可以在肉身方面操勞,拚命賺多些錢,希望將來生活無憂。可是「將來」在甚麼時候才實現成為「目前」?這個美滿的「將來」屆時又會維持多久?此外,人也不得不承認,在精神或靈魂方面,我們不能單靠自力掌握或贏取。同樣也不得不承認,要算物質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仍可能貧乏與空虛,兩者未必成正比。

那麼把精神與靈魂寄託誰好呢?誰可給予切實持久的人生希望?我們已經度過復活期的五個星期了。對於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奧跡,相信已更明確接受及深入了解。死亡、埋葬、復活、顯現, 是逾越奧跡之憑據。( 格前十五3— 5)一直都在耶穌身邊的門徒們,亦親證以上事情之發生。受難至死的師傅耶穌,就是復活的主基督——默西亞。

猶太子民不是一直把民族的命運, 寄託於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嗎?他們不是在等待著上主天主所派遣而來的默西亞嗎?他們的寄望不是都完全放在默西亞身上嗎?結果默西亞來了,只是與他們期望的不相符,其拯救的方式及意義, 更超乎他們所想像。所以他們認為不算數,拒絕了祂,把祂除掉後,繼續等待合意的救主。然而天主屬意的默西亞, 絕非局限於一位擁有政治權勢的現世君王,偏袒於某一民族,使之興盛強大, 而排擠打壓衆多別的族群。正因祂的寵愛有這種「超越」的性質,祂所建立的國度才是普世性和永久的,祂帶來的拯救能夠超時空和跨界別。

國度普世而永久   拯救超時空跨界別

復活節告訴我們, 生命沒有因死亡而結束。那不是鬼怪邪術,而是天主的救贖計劃,以祂聖子基督的復活來達成。復活奧跡彰顯出天主對生命權柄的掌握,同時亦啟示了人在末日之時,也可因著基督復活之恩寵而得以復活,進入永生。誠如聖保祿宗徒所說:「如果我們只在今生寄望於基督,我們就是眾人中最可憐的了。」(格前十五19 )復活帶給我們信仰的寄望何其深厚,它的著眼點不只是狹隘於今生的幸福,而是廣濶至永恆的生命。

初期教會的信徒們便是從基督身上,知曉這份放眼永恆之真理與希望, 使他們充滿決心及力量,歡欣踴躍地要把大好福音傳揚開去。耶路撒冷城禁止他們,於是便轉往撒瑪黎雅那裡去(宗八5) ; 無懼強權的威嚇和迂腐的禁忌。種族與階級之別已經不能阻擋他們,把一個嶄新的基督宗教建立成形, 把普世救恩的喜訊讓更多人知道。他們不只給皈化的人受洗,伯多祿和若望宗徒更親臨作覆手禮,讓新的信徒也分享聖神之振奮,把信仰與生命擦出的熱火點燃開去。(宗八17 ) 

耶穌告訴我們:密碼是愛

「若有人詢問你們心中所懷希望的理由,你們要時常準備答覆,且要以溫和、以敬畏之心答覆,保持純潔的良心,好使那些誣告你們在基督內有良好品行的人,在他們誹謗你們的事上,感到羞愧。」( 伯前三15 — 16 ) 明知道這樣公開宣講天主的聖道,必然遭遇不同程度的挑戰及反對。已經變得成熟老練的牧者長老,於是向各地不同的會衆授予金石良言,提示他們言行切莫與所持的希望相矛盾,以免失卻證道之可靠性。縱然為福音的緣故於現世受苦,望德卻能發揮扶正良心、保持和平態度的穩定作用。

此外,最寶貴的安慰與鼓勵,當然來自耶穌基督體恤之話語。在最後晚餐時的「臨別贈言」裡,祂表示為了「決不留下你們做孤兒」(若十四18 ),便這樣許下承諾:「我也要求父,祂必會賜給你們另一位護慰者,使祂永遠與你們同在。」(若十四16 )這位護慰者是真理之神,在我們肉眼看不見時,把基督顯示給我們。( 若十四17 , 21 ) 雖然「不久以後,世界就再看不見我。」( 若十四19 ) 護慰者如何助我們見到祂?耶穌告訴我們,密碼是愛。在愛中遵守祂的命令,在愛中認識聖神,在愛中與父子及聖神之共融同在,在愛中接受天主的聖愛。

復活主基督將會升天了。我們寄望用愛看得見祂,看得見復活與永生之希望。

作者李達修神父是大嶼山聖母神樂院隱修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