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舉辦「男人節」 鼓勵男士紓緩身心壓力

期數
3822
刊登日期
2017.05.19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5 月 21 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本報特稿)明愛男士成長中心四月九日假調景嶺的明愛專上學院舉行「男人節」,透過講座及工作坊分享紓緩身心壓力之道,讓男士面對社會期望時活得更自在。

本屆男人節主題為「男士壓力與精神健康」, 以培育男士自尊與自信去面對日常的挑戰。同日大會舉辦工作坊,鼓勵男士找尋適當方法減壓(見下稿)

男人節啟動典禮上,明愛助理總裁梅杰神父致辭說,這活動旨在提倡男士身、心、靈健康。來自新加坡的他分享自身離鄉別井經驗,表示服務別人的同時,自己亦需要與同路人彼此互助、相愛。

明愛專上學院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校長麥建華博士致辭稱,「困難」能令自身經驗更豐富,他鼓勵參加者以「以生命影響生命,令男士的生活變得更好」。

講者鼓勵男士紓壓

稍後的公眾講座上,精神科專科醫生曾韋僑講解男士壓力及情緒健康的關係,他指大部份男士長期面對壓力,這源自社會期望、家庭、工作等,他們多強忍不讓人知道;然而,這只是溫水煮蛙的做法,而當男士身體、思想、行為及情緒上出現壓力反應,便會影響身心健康,如體力透支及生氣等, 同時亦可能已經患上憂鬱症。

曾韋僑鼓勵男士多覺察自己的狀態,如果失眠或發脾氣等情況持續兩週以上,便應多加注意, 因為「當局者迷,會覺得自己沒有問題,但當生活真的影響身體時,如胃痛致不能上班,便應該看醫生」。他亦建議男士騰出時間照顧自己,如做適量運動和親近大自然,促進精神健康。

關心自己 多做運動

明愛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朱昌熙博士在回應中剖釋男士所承擔的角色,以及社會對其要求,他鼓勵男士幽默地面對壓力,「可以寬容地接納自己有局限,不需要害怕發洩情緒或表達憤怒」,他勉勵男士與另一半同心協力,並好好享受自己的角色。

談到男士壓力來源,朱昌熙於活動上對本報說,不少男士認為自己是強者,較難接受失敗,與此同時,當他們未能應付社會的期望、社教化等賦予的男士角色,便可能感到體力透支。

曾韋僑醫生對本報說,部份男士會以濫藥或酗酒等方法逃避情緒問題,他指若男士發現記憶力及判斷力下降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時,便應求醫。他指若發現身邊人身體出現異常,可建議他先向家庭醫生求診,或到男士服務中心接受輔導。

另一方面,明愛男士成長中心去年二月起推出明愛賽馬會「思達計劃」,至今已有五百多名男士使用,他們主要在情緒、人際關係及性方面尋求協助,當中以三十至五十歲男士較常使用相關服務。(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