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博愛運動鄭冠威伉儷: 信仰團體生活化解婚姻危機
(本報特稿)普世博愛運動新家庭成員鄭冠威與倪美華夫婦,在三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丈夫曾要求離婚,更因病試過自殺;然而因著信仰與愛情,他倆願意從困難中堅守婚姻盟約。
鄭冠威與倪美華兩人都是教徒, 同任職護士, 一九八四年結婚。結婚初期鄭冠威受同事影響而醉心股票市場,期望投資獲利,卻忽略了家庭, 因而與太太經常爭執。
鄭冠威說:「拍拖也有爭吵, 結婚生下女兒後,更是『一日一小吵,三日一大吵』。相信我在婚前已有情緒病,只是當時未察覺,不是天主和信仰團體的支持,這頭家早已散掉。」
他倆育有三名女兒,自長女三歲起舉家參與普世博愛運動,只為了培育女兒的成長,他們沒想到卻是整個家庭的培育。
患情緒病 想過離婚
一九八六年某日,鄭冠威因工作與家庭問題而服藥自殺,幸及時被發現而救回一命,至二○○五年他的情緒再度失控而要留院治理, 更被確診患上鬱躁症,自此便須以藥物控制病情。
他形容昔日與家人爭執時會把自己瑟縮一角,手持著刀不許別人靠近以保護自己;在未經治療前想過自殺,也想過殺人,內心常認為只有他是「黃飛鴻」(忠角),其他人全部也是「石堅」(奸角)。
情緒病令他認定太太不欣賞自己, 一度提出離婚, 「幸好太太一直拒簽離婚書,普世博愛運動的朋友也經常勸導我,即使當時我常聽不入耳,最終我也打消離婚念頭」。
太太倪美華形容自己的個性與丈夫截然不同:丈夫善於表達自己,她卻較為慢熱,甚少表達內心想法,「早年加入普世博愛運動只為了女兒,沒想到夫婦也需要持續培育,現回看婚姻路,才認為夫婦培育十分重要」。
太太慶幸團體陪伴
倪美華見到丈夫患病,最初也難以應對,知道丈夫情緒不穩時, 自己也感害怕,「信仰支持我要相信天主,祂會照料,生活才能一步步走過。」她說普世博愛運動常強調凡事以愛為先,讓她漸漸明白, 當與丈夫相處時也要展示這份愛。
她形容婚姻生活現已踏入成熟期,她學會留意丈夫的舉動,聆聽他,主動關心和支持他,有時透過丈夫的舉動也能了解他內心的情緒。
鄭冠威感激太太在他情緒受困時,很快便覺察其需要:「她捉著我的手,給我十字架,甚至給我聖水,當我平靜下來,便會說出心中的不安⋯⋯太太每按著我的頭,感覺有如釋放出心中的鬱結。」
他說, 藥物能治療鬱躁症, 信仰則幫助他整個人重新:「我很明白『愛被捨棄的耶穌』,每一個病也是被捨棄的耶穌,若願意擁抱它,自然懷有希望面對一切。」
鄭冠威三年前提早退休,倪美華也於本年五月退休,他們本年三月在新家庭日慶祝運動成立金禧的聚會中分享「天主眼中的家庭」。鄭冠威感謝天主讓他勇敢面對疾病,他也樂於分享患病經歷,「我女兒常說,不一定只把好的事與人分享,即使是失敗的個案,或未能解決的事情,也值得與人分享,一起學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