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哲學院夥拍教會團體合辦教會職務文憑課程

期數
3829
刊登日期
2017.07.07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7 月 09 日 中華諸聖及真福(殉道)

(本報訊)聖神修院神哲學院聯同四個教會團體合辦文憑課程,幫助平信徒加深認識教會職務,為投入服務作好準備。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校長蔡惠民神父六月九日對本報說,上述教會職務文憑課程為教會團體培育人才,同時「為神學理論與教會職務實踐建立橋樑」,讓教徒更好地掌握服務崗位的工作。

上述教會職務文憑課程共有四個修讀範疇,分別是醫院牧靈、青年牧民、信仰小團體領袖及善別牧民;合辦團體包括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天主教信仰小團體發展中心及天主教善別牧民協會。

課程為期兩年,第一年為共修課程,教授教會職務的神學基礎;第二年為專修課程,由合辦團體安排實習;每學年約一百個課時,主要對象為已完成基礎神學訓練、準備從事或正從事相關職務的教徒。

蔡惠民神父指該課程醞釀了兩年,上述四個團體亦趁此機會整合本身的培育課程,讓它們不會跟新課程重疊;預算每個範疇各約收錄二十五位學生。

他指新課程有兩大特點,一是結合實踐與理論,二是讓教徒有更正式途徑去預備投入教會職務;故隨著神哲學院的神學課程普及,向教徒開放,畢業生能更好地透過既有崗位或自發投入新職務去服務教會。

蔡惠民:冀帶動牧職神學發展

蔡神父說,香港教會一向忽略了牧職上的神學發展,故此他期望這課程整合牧民經驗,「以帶動牧職神學,或帶動神學發展中的教會職務幅度」。

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執行秘書梁麗桃六月十二日對本報說,他們期望透過此課程培育信徒在社區關顧病人。她表示,新課程為試驗性質,待評估培育效果後或再作調整。

梁麗桃稱,近年醫院讓病人盡量回到社區繼續其康復過程,新課程能回應社區照顧及探訪的需要。她說,現有的牧靈義工於日間探望醫院病人,而新課程讓學員主要服務義工崗位,透過聖母軍或聖雲先會等團體,或另外成立堂區團體去探望社區病人,以作實習,繼續開展社區探訪工作。

該委員會臨床牧靈培訓督導吳燕芬六月十二日說,新課程跟委員會用作培訓同工的臨床牧靈培訓課程(CPE)同樣旨在培育教徒與病人溝通,建立同理心,實習時數為五十小時,臨床牧靈培訓課程則為四百小時少。(鄧)

簡介會錄影 www.hsscol.org.hk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