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誠實」的大人
本年五月廿一日的城市論壇題目為「特首議員 私改文件闖出禍;彈劾譴責 辭職解散平風波?」其中一個討論是周議員有否隱瞞特首辦更改他的文件,台上一位嘉賓認為周議員沒有隱瞞,只是處事不小心。接著,台下一名中學生問該名嘉賓:「如果我出貓或抄功課沒有被發現,到被發現了才說沒有隱瞞,只是不小心被老師發現了,而非有心隱瞞出貓,究竟我是對或錯?」她的提問,引來全場掌聲喝采。我們讚嘆少年機智地嘲諷大人的詭辯,欣慰少年人能夠清楚明白何謂 「誠實」。有時,年輕人的心更清明,更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近期有一套羅馬尼亞電影︽畢作虧心事︾, 講述一名醫生的女兒,申請到獎學金往英國留學,但女兒必須在高校畢業考試達到要求水平, 其申請才可以正式被接納。女兒事實上有足夠實力考到要求的成績,可惜在考試前數天,女兒在街上遇到非禮侵犯,導致手部受傷。家人都擔心女兒的精神和身體狀況受到影響,會令她考不到期望的成績,那麼,往英國讀書的計劃便會告吹。
父親是個廉潔拒貪的醫生,他不欲女兒在羅馬尼亞生活,心願是要送她到英國發展。維護女兒前景的力量,驅使他選擇了搭通高校畢業試的評卷員,幫助女兒順利過關。但女兒必須要在她的試卷打上記號,給評卷員認出她的試卷才可。女兒不認同這個做法。同時,女兒發現了父親有婚外情,她表明父親應該要對母親誠實,說出真相。考試完畢後,女兒告訴父親她沒有在試卷打上記號,父親失望無奈。女兒繼續說:「接近考試尾聲時,我忍不住哭泣,老師見狀,便給我多些時間完成試卷!」
以上兩個少年人告訴我們誠實就是坦白, 亦是一個「負責任、坦然地面對後果」的行為。誠實並非空談,是實實在在地活出信念,就算這個信念未必能夠保障利益收穫。家長們,我們希望孩子相信那些價值信念?你的選擇會有所不同嗎?
與其一個人獨自思量,不如尋求輔導服務, 讓你可以更加認清自己的價值取向,成為一個表裡如一的父母!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