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通識】字裡人間 The Great Passage

期數
3663
刊登日期
2014.05.02
作者
王慧慈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5 月 04 日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日本東京某出版社辭典編輯部決定製作一本與時並進的辭典,收錄口語、年輕人用語及一切俗語。主修語言學的小光被羅致到有關部門,結識了外向好動的阿正,兩人的性格雖然南轅北轍,卻漸漸成為好朋友。轉眼間過了十四年,小光與同事們正努力為辭典進行校對及封面設計,一切進行得如火如荼,眾人不眠不休趕工。最後,辭典終於面世,在發布會上,眾同事將新書獻給因癌症離世的主編。

一本看似平平無奇的辭典,當中原來包含許多人的努力,千錘百鍊,花上十五年時間編纂而成。劇中的辭典取名《大渡海》極富深意:語言像無垠無盡的海洋般,人們透過辭典,穿越大海,找出合適的詞彙表達心意,將各式各樣的人連繫起來。

影片的故事情節簡單,所有事情圍繞辭典從零開始到正式誕生。然而,兩位男主角在編纂辭典的過程中,對人生的看法和態度有所改變:性格害羞孤僻、不懂得與別人溝通的小光,終日只顧埋首於書本世界,跟現今的「宅男」無異,他在工作中找到奮鬥目標(編篡辭典)後,彷彿登上一葉扁舟橫越人生,更鼓起勇氣向心儀的女廚師表白。另一方面,看似遊戲人間的阿正其實亦有正經時候,敢於向上級據理力爭, 無懼被打壓,堅持做正確的事情。

誠如劇中的老主編所說,編纂辭典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付出與回報往往不成正比,出版社主管更坦言,即使能夠成功出版有關辭典,它亦不會帶來可觀的收入,因此拒絕增加人手;相反,實行削減該部門的資源及增加員工的工作量,用以抵消長年累月的籌備。的確,今時今日的商業社會,一切事情以金錢利益為首要考慮條件,要游說投資者發展富意義但不賺錢(甚至虧本)的計劃談何容易?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發展,互聯網、智能手機、電子書籍、網上報章等新興媒體相繼出現,逐漸改變了普羅大眾傳統的閱讀習慣,文字媒介面對各方面的衝擊,特別是文化及經濟帶來的影響,確實承受著不少壓力。在香港, 有書局及報章因為抵受不了昂貴的租金及市場競爭力而結業。

本片是二〇一三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獎入圍電影。

 討論問題: 

  1. 試舉出一項讓你花了很長時間才完成的事件。
  2. 你認為「語言」在溝通上,扮演著甚麼角色? 
  3. 你有沒有閱讀報章或書本的習慣?為甚麼? 
  4. 試談談現今文字媒體所面對的衝擊和挑戰。

 日語對白,中文字幕,片長133分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