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殘疾長者吞嚥困難 言語治療有助紓困

期數
3835
刊登日期
2017.08.18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8 月 20 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醫學日新月異, 智障人士的生存率日益提高,以致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智障人士有早發性老化現象, 一般過了四十歲,就出現較明顯的身體機能衰退, 如吞嚥的肌肉協調及肌力變差,導致吞嚥困難。此外,他們保持口腔衛生的意識普遍較低,容易有缺牙的情況,減低咀嚼能力。精神病康復者由於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副作用也會導致咀嚼或吞嚥困難。可惜成人康復服務單位的人手編制中,並沒有言語治療師的編制,院舍、工場及日間展能中心的服務使用者得不到適當的評估與治療。

自二○一二年開始,「明愛樂融兒童成長專業支援服務計劃」, 已將服務範疇由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一步擴展至為多間明愛康復服務成人單位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及照顧者訓練,特別為高齡智障服務使用者及居住於長期護理院之重性精神病康復人士,促進他們的吞嚥及溝通能力。 

由於資源所限,治療師難以提供個別的專業介入及服務支援。言語治療師嘗試從不同層面介入,例如在大型院舍,治療師會先從日常運作著手,透過觀察院舍整體照顧服務工作流程,向院舍主管提供專業建議,包括改良派餐流程、座位安排、視覺提示策略、餐單設計、餐具運用、改善環境等方面,促進院舍整體的服務優化及提升。治療師也為單位制訂風險評估表,協助員工及早識別吞嚥有高風險的服務使用者。同時為員工提供培訓,提高他們對吞嚥的認識及餵食安全意識,清楚不同餐類的指標。也為家長提供諮詢,講解有關吞嚥能力、餵食技巧、食物選擇、烹調食材及餐具運用等。對於高風險的服務使用者,言語治療師則會為他們進行詳細評估與訓練,並按需要轉介至醫院接受進一步之言語治療服務; 由於輪候服務需時,言語治療師會為有特別需要之個案在輪候醫院服務期間提供緊急支援,確保服務使用者得到安全妥善的照顧,減低風險事故的發生。

言語治療師在殘疾成人照顧服務的參與,打破過往主要為殘疾兒童提供專業服務的框框,為他們帶來嶄新的服務體驗,啟發他們明白殘疾人士在其不同的成長生涯上,言語治療服務有其重要的專業價值與貢獻;更體會到其早期介入服務對每位殘疾人士的重要。服務單位得到專業服務支援,為有需要的服務使用者提供了適當的治療, 還防止其他服務使用者的吞嚥問題惡化,且經過言語治療師的指導, 大大改善了照顧服務的流程,提升了服務質素。期望言語治療服務能得到政策層面的認可,讓這個專業能在殘疾成人服務的訓練與照顧方面,繼續作出貢獻。

•明愛康復服務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