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理性與瘋癲

期數
3835
刊登日期
2017.08.18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8 月 20 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笛卡兒的名句「良知是人間分配得最均勻的東西」出自他的《方法論》,細味上文下理,總覺他是在說「既然人人都認為自己有充分的良知,那良知看來便是人人均等的吧」?個中不無幽默意味。他主張把複雜的觀念分析,到簡約到不能再簡約,便可經由有思想生命的良知,即理性的直覺而獲得思維的科學性。他的治學興趣,也專注於讓精神科學和自然科學建立於同一基點。但物理學和化學可把研究對象細分到分子、原子等, 人文研究若把人抽象成孤立的個體,除非這人是伊甸園裡的亞當。在真實的世界,人都活在特定的時空和群體中,其社會性倒和螞蟻蜜蜂有幾分相近。且人還是文化動物,有相當長的成長期,現代人要經近廿年甚至以上的學習時間才能自立,無人能去掉文化承傳。人的所謂「自我」幾乎都離不開所在社群的意識形態陶成。且資質、起跑線不同,環境和經歷構建的心緒也不一,可成聖賢亦可作蟊賊。是以若文首的那句話就是笛卡兒對人類世界的斷語,一回到現實,連他自己也未必相信。起碼在他那個時代,瘋子就被認為是沒有理性的,早就被「人」開除出局。

法國哲人福柯有本妙絕人寰的名著叫《古典時代瘋狂史》,像考古學般跟進由古至今,我們的文明是怎樣把本來大可包容的「異常」之人排斥的。作者由十三世紀時歐洲有近二萬家痳瘋病院說起,說到後來痳瘋病給控制住了,痳瘋病者消失了,這些結構卻保留下來。兩三個世紀之後,人們則用驚人相似的排斥方法,讓一眾貧苦流氓、罪犯和「精神錯亂者」接替痳瘋病人的角色,住進這「不潔之地」。當時還有種奇異的「愚人船」沿著萊茵河巡遊, 載著神經漢從一個城鎮航行到另一個城鎮。人們把他們驅逐到船上,或託付給朝聖的香客隊伍,把他們放逐到曠野流浪… …古籍中常有張狂者與聖哲切磋的記載,那時理性也包容瘋者的反理性,甚至還認為因有張狂者的反諷,理性才更明智,更有活力。有時還會認為瘋子是上天派遣來的使者,給我們潑潑冷水,讓我們清醒清醒。但到了人愈來愈「理性」的時代,自認有理性者往往劃地為牢,把與「我」不同者排斥。他們標榜平等和大同,同時把瘋子、狂人切割,把公民權規定在人成年之後,理由是被切割者缺乏理性或理性尚未成熟。我們別忘了,婦女的選舉權,美國是廿世紀二十年代才有,瑞士則要等到五十年代;到了一九六五年,美國才立法禁止在選舉時的種族歧視……這些「平等機會」都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弱勢者要給正常對待,付出過多少代價?理性說起來極普世,但每人心裡都有不同版本,都愛把非我族類切割出去。走到極端時,世上便只有自家符合理性,巴貝耳塔便是這樣建不成的。環觀左右,我們不錯有官辦的「平機會」,但最大的不平等卻視而不見……奧威爾在《動物農莊》說:「所有的動物都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真入木三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