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想死冇咁易 A Man Called Ove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歐弗在愛妻逝世後化悲傷為怒火,世事無一順眼,性格執著兼難頂,人人都怕了他。其實他早已安排自殺計劃,為求早日與妻子團聚!奈何天意弄人,明明計劃在家懸樑自盡,卻有新鄰居來按門鈴打招呼; 明明準備跳軌,偏有人早他一步跌下去,歐弗還成了捨身救人的無名英雄;明明想在家吞槍, 偏有向家人坦白性取向,卻遭家人轟出家門的年輕人向他借宿一宵……面惡心善的歐弗無法坐視不理, 屢次出手解救蝦碌意外。自殺大計諸多阻滯,卻令歐弗與鄰居逐漸親近,這份久違的人情味足以支撐他走完剩餘的人生嗎?
這電影令筆者想起《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書中導致男主角艾迪喪命的就是一條小鑰匙—— 一個不小心的年青人跌了鑰匙,日復日,鑰匙割斷了鋼纜,導致意外。艾迪每天不起眼的機械維修工作,事實上在過去數十年來,保護了很多孩子的性命。
同樣地,本片正展示萬事萬物皆緊扣,一個人的疏忽,不以為然的錯誤,會連累他人,禍及無辜。沒有意外發生時,鄰居會覺得歐弗很討厭,認為他經常小題大做,呼喝鄰居要遵守規矩:「汽車不准駛入」、「切記鎖上大閘」、「屋苑範圍不得吸煙」…… 鄰居又有沒有想過, 沒有歐弗,他們的安樂窩可以這樣井然有序、安全太平嗎?他究竟是社區魔鬼?還是天使?
擇善固執是歐弗一生持守的,可算是他人生的重要價值觀。生命影響生命,他的小舉動可以影響其他人,甚至連小孩子也會模仿。生命的可貴在於每個人也有他的長處、他的職分,同時可以影響他人,把那些美善延續下去。
片中現實與回憶完美交織,生命中的美好與遺憾歷歷在目。同時帶出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過去,也有不為人知的經歷;在批判別人的同時,是否要多一點體諒?
根據2006年香港電台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之《和諧社區之睦鄰關係調查》顯示,香港巿民會以「關係普通」來形容跟鄰居的關係,認為「關係密切」和「關係極佳」者,合計只有一成左右。不過雖然如此,一旦需要鄰居協助時,接近半數巿民估計會獲得協助,可見大部份巿民都相信鄰居會在必要時守望相助。在日常生活層面,大部份巿民都表示會與鄰居打招呼,但超過半數巿民認識的鄰居不超過四戶。調查結果顯示,香港社會的鄰舍關係尚算和諧,但遠遠不及理想。調查員估計, 社區設施不足、組織不強,又不鼓勵地區自治, 都是導致鄰舍關係裹足不前的部份原因。
問題研習:
- 你認為鄰舍關係可以在哪方面協助社區發展,試舉例並說明之。
- 你認為香港的獨居長者問題嚴重嗎?成因是 甚麼?又有甚麼建議去解決其衍生之問題呢?
教會指引及其他參考資料
- 《天主教教理》:謀殺2268-2269;自殺2280-2283;不立壞榜樣2284-2287
- 《2006年香港電台——和諧社區之睦鄰關係調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https:// w w w.h k u p o p.h k u.h k/c h i n e s e/r e p o r t/ RTHK_Neighbor/index.html
- 《2011年人口普查—— 主題性報告:長者》, 政府統計處,http://www.census2011.gov.hk/ pdf/older-persons.pdf
- 本片改編自瑞典史上最暢銷新人小說,榮獲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歐洲電影獎「歐洲喜劇獎」、瑞典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瑞典語、波斯語對白╱中英文字幕╱片長11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