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活】能在天國裡吃飯的才是有福的!

期數
3838
刊登日期
2017.09.08
作者
柏杜雅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9 月 10 日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每年學校都會舉辦飢饉午餐,藉克己犧牲幫助有需要的人。活動每年都有六、七百人參加,可是今年卻遇著考驗⋯⋯ 

有一班學生堅決不參與,我請科長盡量勸說同學,並解釋活動的意義,可惜得到的回應是「我年年都參加,今年想不參加」, 「我去年吃了麪包後肚痛」、「我不喜歡吃麪包,我一定要吃飯」、「我在其他地方有做善事及捐錢,不一定要參加這次活動」、「人是一個獨立個體,不要迫我!」,「參加了會不會加 bonus?」學校是社會縮影,今時今日的社會,多鼓勵人集體自私,對自己沒有「著數」的事不必做。

此情景如同宴席的比喻,開席時間到了,主人派遣僕人邀請先前被邀的人,他們用不同理由拒絕了,所以耶穌也慨嘆被邀的人多,參與的人少。因此「將來能在天主的國裡吃飯的,才是有福的!」(路十四15 ) 

其實助人自助也,互相幫助,社會才得以建立,試想自己有困難時,都希望別人慷慨援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飢饉活動也是教育的一部份,學校是培養學生品格的地方,如果學校只培育出所謂的「精英」,那它只淪為一間製造優才的工廠,是多麼可悲!正如保祿所說: 「我若能說天使的語言;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我若有先知之恩, 又明白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但我若沒有愛, 我甚麼也不算。」(格前十三1︱2) 

以上只是個別例子,值得安慰的是有很多同學明知沒有獎品,仍然願意付出,為的正是體驗貧窮者的匱乏,實踐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同學的收穫遠超過物質的回報,他們得到是助人後的快樂與平安,心中變得富有。此外,更加意想不到的bonus是在天上!有次門徒出外傳教,誇耀自己為多少人施洗、治病、驅魔,耶穌的話是很大的提醒:「你們不要因為魔鬼屈服於你們的這件事而喜歡,你們應當喜歡的,乃是因為你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了。」(路十20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神學普及╲證書課程」學生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