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

期數
3839
刊登日期
2017.09.15
作者
譚麗璇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9 月 17 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九月一日的早晨,上班路上,經過一所幼稚園,先前靜靜的校園門口,景況完全不一樣;今天是學校開課第一天,家長們帶著小孩來上學,他們特別緊張,有些父母更休假一天雙雙齊來送小寶貝上學,所以今天學校門前特別擁擠。

幼兒班的孩童小小年紀才三歲,從一個受盡保護的安樂窩出來,進入一個陌生未知的新環境,難怪有些小朋友害怕,捨不得親人離開便哭起來。

每個人從生命的開始,進入世界,不同的時段,都會面對不同的陌生人、地、事物及環境,會作出不同的準備。

當每個家庭獲悉小生命將臨,為人父母者會為未來小生命作好準備,迎接小生命到來;那時,小生命要離開母胎,去面對未來的世界。

及至適齡入學,父母要準備選校,小朋友便要面對群體生活,從家庭進入社群,學習與他人交往。

完成學習階段,進入社會工作,人要多方面與陌生人溝通、合作、結交朋友等等。

適當時候,人會在芸芸眾生之中,選擇與自己之所愛共諧連理,組織家庭,過長相廝守的生活;兩人一起願意過家庭生活,當然身心都要有充份的準備。

及至年事漸長,快到退休年紀,又要作出退休生活的準備,經濟上的、日常生活的模式與上班時大相逕庭,數十年的生活需要改變過來,談何容易,心理上的準備尤其重要。

人生最重要及最後的準備,莫過於回歸父家前的準備,好好準備自己,做個明智的童女,免被新郎耶穌拒之於門外;別以為這個準備是長者專用,其實,任何年齡都應有這個準備的好習慣。

我們的壽數,不外七十春秋,若是強壯,也不過八十寒暑(詠九十10)。

十童女比喻中提醒我們該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子,也不知道那時辰。」(瑪廿五13)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