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出貓特攻隊 Bad Genius

期數
3839
刊登日期
2017.09.15
作者
曾淑儀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9 月 17 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有人說,出貓是人生必經階段,不少學生或多或少也嘗試過。家境一般的阿蓮憑超水準成績考入貴族名校,與高材生阿賓成為星級模範生。一次考試,阿蓮心軟幫助好友出貓,誰知惹來一班富二代聘請她策劃出貓大計。阿蓮敵不過金錢誘惑, IQ爆棚的她想出連串超乎想像的出貓方法,生意自此愈做愈大!畢業在即,眾人高價請她幫忙挑戰海外公開試,要成就此大生意,不得不找阿賓協助。究竟這個出貓集團能否衝出國際?眾人能否成功過關?阿蓮、阿賓又可否憑此致富,成為終身事業? 

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近年不斷聽到父母們要孩子贏在起跑線,入到名校便可以一條龍,無後顧之憂。不過近年教育卻似是變質, 求學不是求分數只是空談。為保持名校水準, 小事如美勞功課也深奧得不是適齡學童所為。為取得高分數,家長協助做功課是等閒事,更不但是美勞功課,一些需要大量資料搜集的家課也是家長代勞。之前更有報導指出一些繪畫比賽,三、四歲的參賽者有大師級水平,原來是老師作品,有關方面卻說畫作由老師「稍稍修飾」是無可厚非。又好像是這廿年來的補習天皇天后,家長學生只為高分而本末倒置,學習考試技巧、貼題目應試,而非求學問、求思辨訓練,這又是否變相出貓? 

本片的名校令筆者憶起某天與小學同學談及港英時期的教育制度,即使是家貧學生,也有機會入讀津貼名校。同學當中有住屋邨的, 同樣也有司機名車接送的。不過近十多年來, 不少津貼名校也轉成學費高昂的直資學校,家境清貧但沒錢交學費的就只有望門興嘆。有些更要捐助巨款才有機會入讀,這與片中的付「茶錢」又有甚麼分別? 

為了錢,也為了自己的前途,阿蓮、阿賓最終犧牲了自己,富貴同學卻因為有他們的幫助,相信將可順利赴海外升學,回來繼承父業,做個富二代才俊。

人一生也要面對競爭,求學後,在職場又何嘗不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即使IQ高如片中阿蓮與阿賓,面對國際性獎學金也只爭那一席位。學習接受失敗,接受自己的限制,是否比數次考得高分來得重要? 

富貴同學哀求阿蓮也一同赴海外升學,因為沒有她不行。阿蓮的說話值得現今的怪獸父母反思,大意謂「我怎能幫你們一世,大學的考試制度,要靠自己了」。父母們,你們打算扶著子女走路到何年何月呢? 

問題研習: 

  1. 你認為在現今香港的學習氛圍下,無論是學科,還是興趣班,哪些是出貓活動?為甚麼?試舉例分析說明之。
  2. 如果你是片中的阿賓,你會舉報同學的出貓行為嗎?為了幫補家計,你又會如何抉擇? 試分享說明之。
  3. 你希望自己是天才嗎?希望自己是哪方面的天才呢?為甚麼? 

 

教會指引及其他參考資料

  • 《聖經》路二41-52 
  • 《天主教教理》父母的責任 2221-2231 

 


本片於8月17日起於各大院線公映╱泰語、英語對白╱中英文字幕╱片長130分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