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會議將至 教會人士憂收緊政策

期數
3840
刊登日期
2017.09.22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9 月 24 日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 天亞社訊)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定於十月十八日舉行,這個跟中共政權更替有密切關係的會議將成為全球焦點。各方不但聚焦中共新領導層任命,宗教人士更關心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宗教政策。

而宗教專家不約而同預測習政府會貫徹以「法治」名義監控宗教事務,並作進一步收緊。

對於十九大後的宗教事務走向,多位國內神職均向天亞社表示不樂觀,並說政府宗教政策是一貫的。其中一位慨嘆說:「就算國內政策怎樣朝令夕改,但宗教(政策)是萬年不變,只會愈來愈緊不會鬆。」

聖神研究中心執行秘書林瑞琪博士談到當前的中國形勢:「可用『古怪』二字來形容。現今中國政府像有嚴重潔癖,不讓個人有太大發展空間,尤其人民的思想和行為要跟隨政府的指揮棒,即是說十三億人要由同一模子倒出來。」

這位資深研究員進一步向天亞社指出,以往一些宗教事務官員對教會某些無關痛癢的小事會隻眼開隻眼閉, 現在卻監管得非常嚴緊,連小事都不放過,故現時宗教事務在中國發展確實令人憂慮。

今年暑假, 國內幾個省份及地區政府部門發出通知,嚴防學生加入基督宗教或參與宗教活動,即使由父母帶同未成年的孩子去教堂也不行。另外,河南省委統戰部也於七月份發布《教育與宗教相分離》文件,不准任何宗教辦理未成年人學習班、主日學、夏令營等,如果正在舉辦,需要趕緊停止。

林瑞琪:監管或愈收緊

林瑞琪說,中國視參加彌撒、印製宗教書籍及靈性發展,全都只是少數人的個人事,相對於自一九四九年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一直強調以「國家為先」的概念, 個人應絕對服務國家;國家強大,個人才有價值。在這種思想模式下,林瑞琪相信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宗教事務只會愈被收緊。

十九大另一關注點是新領導層任命。林瑞琪相信習近平連任將是不爭的事實,而在其強勢領導下新上任的領導班子必定緊跟隨其路線,他更指:「中國有成語:『新官上任三把火』, 意指新上任官員為求表現不但緊隨習路線,甚至會更變本加厲。」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柯欣欣對天亞社說, 即使十九大中共領導層人事變動,亦不要期望中國的宗教事務能跳出習近平於二○ 一六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提出要「中國化」的框框,近年來中國的宗教事務亦是朝著這方向發展。

她續說:「而我們亦看到在中國的社會氣氛,甚至公共領域亦是愈收愈緊,這跟宗教自由相關連,反映宗教自由亦不斷被箝制,難有突破,所以對未來中共新班子上場的宗教發展,我是悲觀的。」

學者關注家庭教會處境

中國政府二○ 一五年召開「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及翌年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後,曾提出宗教事務政策。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邢福增教授指出,當時中國政府草擬了有關宗教事務諮詢文件,當中針對基督教家庭教會提出由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指定臨時活動地點的做法, 一直引來各方關注。

邢福增說:「做法像給家庭教會一個臨時身份辦活動,但給予身份背後有何目的?是否單純指定地點還是另有後着?登記有何用處? 都令人擔憂。」他指有關草擬文件會否在十九大後落實乃是未知數,但日後若真的出台, 要多關注細節,他說:「因為魔鬼總在細節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