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教育部新文件: 藉教育推動團結互助

期數
3841
刊登日期
2017.09.29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0 月 01 日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 綜合梵蒂岡╱ 天美社電台訊)聖座教育部九月二十二日發表文件,呼籲全體天主教學校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以促進對話與社會公益。

新文件題為「培養團結互助的人文主義:建設愛的文明,以此紀念民族發展通諭頒布五十周年」。

當天的記者會上, 該部會部長威爾薩蒂樞機(Giuseppe Versaldi)、秘書長扎尼總主教(Vincenzo Z a n i) , 以及《天主教教育宣言》基金會總秘書西維爾奇蒙席(Guy-Réal Thivierge)講解文件內容。

威爾薩蒂樞機指出,該文件強調當務之急是推動人性化的教育,以促進相遇與對話。

教育部指出,天主教學校當聯繫人類的希望,教導年輕人推動團結友愛、關心環境及促進公益。

上述新文件與兩道教會訓導緊密相連,一道是二○一五年慶祝梵二關於基督信仰教育的《天主教教育宣言》;另一道是今年慶祝保祿六世論述各民族整體發展的《民族發展》通諭。

根據國際兒童基金會去年的報告,今後十五年內將有六千萬學齡兒童無法接受初等教育。《天主教教育宣言》基金會因此強調,教會應實現這份新文件所提出的目標,即「培養團結互助的人文主義, 建設愛的文明」。

聖座教育部的新文件在導讀中指出:「今天一如各個時代,天主教會仍肩負責任,以自身的真理和價值財富為建設團結互助的人文主義作出貢獻,幫助世界實現保祿六世《通諭》中的先知之言。」

扎尼總主教在記者會上指出,教會肩負著教育責任,尤其在那些基督徒佔極少數的國家。「我想到泰國,那裡的天主教徒只佔百份之零點六。該國絕大多數的國民都是佛教徒,但他們喜愛公教學校。印尼的情況也是如此,這個國家的伊斯蘭教徒佔絕大多數。他們前來請求我們增設公教學校和大學。」

總主教說:「他們為甚麽願意到公教學校就讀呢? 因為他們感覺到一種氣氛、一種環境,以及一份對人性尊嚴的尊重,這些在其他學校都感覺不到,即使公教學校也有許多欠缺。有時,這些學校缺少經濟支持、資金匱乏、國家並不提供幫助。然而,公教教育的內涵正是一種人學的觀點,因其教育基礎和願景,公教教育也得到非基督徒,以及非天主教徒的讚賞。」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