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寸」字作何解

期數
3841
刊登日期
2017.09.29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0 月 01 日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說文解字》說:「寸(   ),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从又,从一。凡寸之屬皆从寸。」意思是:「寸,等於十分的長度,是長度單位。手掌對上約一寸位置,是動脈所在之處,叫作『寸口』。字形从又,从一(意思是在解作右手的『又』字下面適當位置加上一短畫,以示動脈所在)。」

依《說文解字》的分析, 篆文寫作「」的「寸」,是在本義解作右手的「又」(   )字下面加上一橫畫作指事符號,以表示寸口(即手腕)所在位置。隸書寫作「  」,楷書寫作「寸」,字形改變較大,將篆文的「又」(   )寫成加上一剔的「十」字(   ),再在左下方加上一點(   ),盡失造字本義。

今天, 「寸」已成為很常用的長度單位。而「寸」字本來的字義卻日漸給忘掉。相信除了跟中醫相關的行業外,很少人會記得原來「寸」就是那位於手腕內不斷跳動的動脈。當然,你生病時,中醫師一定會按著你的手腕為你把脈,以檢查你的健康。不過今天看中醫的人已日漸減少, 而按著手腕把脈並不是西醫必做的動作,因而懂得按著手腕量度脈膊來自我檢查健康的人,也日漸減少了。

各位讀者,看了下面的中醫把脈圖,你也不妨按著自己的手腕,看看能不能感受到手腕脈膊的跳動呢?然後數一數自己的脈膊一分鐘跳動多少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