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者研發「時彙」 提供中英對照時事詞彙

期數
3842
刊登日期
2017.10.06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0 月 08 日 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本報特稿)香港大學推出手機應用程式「時彙」,收錄過去十多年多達七千七百多條中英雙語時事詞彙,以及中英對照的「潮語」和俗語。

該手機程式由香港大學文學院中文學院助理教授吳雅珊博士研發,「時彙」意指「時事詞彙」,源自吳雅珊及其團隊兩年前建立的「傳譯資源網」,詞庫定期加入新詞,與時並進。

吳雅珊博士因應坊間缺少同類資源,於是埋首開發「時彙」及「傳譯資源網」,主要服務對象為從事中英傳譯及翻譯人士,程式能為他們建立雙語時事詞庫,內容分成十一個大類,包括文化與媒體、環境及漁農業、大中華地區新聞、國際新聞、本地政治與政策、公共衛生、社會議題和科技、工業、交通與基建等,部份詞彙更附有原文節錄及超連結以供參考。

詞庫對從事銀行或法律等專業界別人士,以及各級院校師生皆有裨益。普羅大眾也可透過學習中英時事詞彙,改進雙語能力。

「時彙」手機程式的詞庫亦備有智能檢索器,能辨識英文及繁、簡中文輸入,包括近似字和錯別字。手機程式更設有雙語詞彙挑戰站、詞條標籤、自訂詞彙表匯出、新增詞彙通知等功能,讓人更方便地學習中英時事詞彙。

上述手機應用程式及港大「傳譯資源網」均提供最新詞彙的例子,近年新流行的詞彙例如有「摸底」(soft lobbying)及「英國脫歐」(Brexit)等,十一個大類詞彙包括本地政治與政策,如「辣招」(“spicy”meas u r es);公共衛生類則有大體老師(si l e n t mentor) 等。(公) 


 

 最新詞彙的例子 (http://www.interpreting.hku.hk/glossary/)     

  • double incitement  雙重煽惑
  • hate speech  仇恨言論
  • kill without mercy  殺無赦
  • soft lobbying  摸底
  • Brexit  英國脫歐
  • Rocket Man  火箭人

分類詞彙舉例 (11 大類)                                                                        

  • 文化與媒體
    “Face with tears of joy”emoji  「笑到喊」表情符號
  • 大中華地區新聞
    “Five Connections of the Silk Road”  絲路五通
  • 國際新聞
    “New Normal”  新常態  
  • 本地政治與政策
    “spicy”measures  辣招
  • 公共衛生
    “silent mentor”  大體老師
  • 社會議題
    “nano”flat  納米單位
    “Tall Rich Shine”(TRS)  高富帥
  • 科技、工業、交通與基建
    “mom and pop”workshop  家庭式工場
    “Innovation Sponge”  “創新海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