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思健藝飛翔
明愛全樂軒(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近年積極推廣戲劇藝術,讓精神復元人士於舞台上重拾自我,展現優勢。
由思健基金資助, 中心於二○一四年開始與中英劇團合作, 推行名為「思健藝飛翔」之戲劇體驗計劃,至今已經三年多。去年更成立「壹元劇團」,由全港不同地區之精神復元人士及社區人士合組而成,從多元凝聚成為一元,無分你我,合力演出。
劇團於二○一七年六月舉行了首演,演出劇目為《尋. 夢.人》,講述主角夢娜欲治療失眠症狀,神秘科學家用一套新發明的潛意識探索裝置, 帶她回溯以往的經歷,找出失眠的原因原來跟她母親有莫大關係。
導演了解到劇團成員的性格特徵及復元經歷,然後巧妙地塑造劇中人物,並安排團員演繹角色,讓團員從角色中展現真實的自己之餘,更疏解了內心的鬱結。一名團員與母親的關係惡劣,劇中夢娜與母親的對白句句道盡她內心的感受; 起初她讀對白時幾番哽咽,勾起一幕幕與母親的不快場面,百般滋味。其後經過多次圍讀及排練,以及其他團員類似的經歷分享與鼓勵,最終讓她釋懷。
除了演出外, 導演更邀請一名曾有戲劇經驗的團員擔任助導, 讓她發揮優勢。她以往曾跟隨不同老師學習戲劇和形體,但礙於工作繁重的關係,一度放低了多年的興趣。機緣巧合下,她成為了全樂軒的會員,加入劇團,重拾昔日所愛。
在劇團中,每位團員都感到被尊重。縱然排練的過程緊密,踏上台板的心情緊張,但團員卻享受著彼此分享共同目標、一起努力的過程,那是她們未曾擁有過的經驗。劇團也令團員的關係變得緊密,她們彼此扶持、互相鼓勵。雖然表演完結,但她們得到的是友誼與成就感。
劇團的演出非常成功, 打破了社區人士對精神復元人士根深蒂固的負面形象。觀眾稱讚團員的演出精湛, 難以識別誰是復元人士、誰是社區人士。團員所演繹的情感與經歷更引起觀眾的共鳴, 紛紛表示劇中主角與母親的關係, 正是自己的寫照, 這可算是對團員的演技和投入演出的肯定。
計劃的成就有目共睹,更獲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幼基金的支持,讓全樂軒在未來繼續推行戲劇藝術,提供平台讓更多人士展現優勢。
明愛康復服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