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十月革命百周年 教會人士談信仰挑戰
(天美社訊)俄羅斯今年紀念「十月革命」一百周年,該國教會經歷沙皇專制及共產黨統治後,在目前的現代制度下不斷發展,但亦要面對挑戰。
俄國正教會於剛過去的五月祝聖莫斯科的新殉道者及懺悔者教堂,藉此紀念共產主義期間的殉道者,由正教會基利爾宗主教(Kirill) 主持,總統普京亦有參禮。
本年恰巧同為蘇共發起革命及花地瑪聖母顯現一百周年,令人反思到聖母就和平與補贖的信息,以及俄國的前途。
俄羅斯正教會承認在一九一七至九一年受蘇共迫害的一千五百多名殉道者。昔日蘇共打擊信仰活動,教會的傳教工作因而停頓下來,雖然當局未有取締正教會,但仍積極推動無神論思想,關閉了很多修院及把神職人員關進精神病院, 也改建教產,並禁止熱心教徒入大學,他們只能從事基層工作。
天主教會於十月革命後遭受嚴重打壓。蘇共取締烏克蘭禮等東方禮教會,並囚禁神職人員。隨著蘇共於一九九○年倒台,教會復甦並發揮影響力,為社會注入信仰文化。
然而,面對社會世俗化,俄國希拉里翁都主教(Hilarion)說,「世俗主義、世俗主義所衍生的意識形態,以及消費主義的挑戰」,都是俄羅斯教會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世俗化影響信仰傳承
經歷多年打壓,教會剛復甦卻又面對社會轉型等挑戰,當地天主教會領袖便關注到信仰傳承與信徒身份定位問題。談到天主教情況, 莫斯科總主教佩齊(Paolo Pezzi)亦感受到世俗化的挑戰,他指總教區內有廿五萬天主教徒,但真正參與教會並實踐信仰的教徒,只有一至兩成。
目前俄羅斯天主教會與正教會關係友好,佩齊總主教稱,「我們的關係在各個層面上不斷改善」, 他們亦獲邀參與正教會的聖誕及復活節禮儀。「今天,我們不但可以互相稱呼為夥伴,更是朋友,稱兄道弟,儘管我們明白彼此仍未能達至圓滿共融。」他說:「我們前面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共產黨一九一七年十月推翻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該國經歷內戰後,亦發生連串政治運動,教會遭打壓、教產被充公。
稍後續刊俄羅斯十月革命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