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冖」是甚麼?
期數
3844
刊登日期
2017.10.20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0 月 22 日 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冖」,這個字跟上期的「宀」有點相似,字義和字音卻完全不同。
「冖」念作「覓」;楷書字形比上期的「宀」少了的一點,篆書寫作。《說文解字》釋作︰「覆也。从一下垂也。」意思是說這個字是「一」的變形。要注意這個「一」,並不是數目字的「一」,只是一個水平地左右橫伸的符號。而「冖(
)」則是把這個「一」的兩端向下屈伸拉長, 形成一個向下覆蓋的形狀,因而《說文解字》把它釋作「从一下垂」。這個部首,今天不再獨立成字來使用; 但在今天的字典中,卻變成「冖」和「冂」這兩個部首。
這兩個部首的字都很少,常用的合起來不超過二十個。「冖」部的字容易辨認出來,因為部首都位於字的上方。「冂」部的字有部份較難辨認出來,因為本部首的字,只有一部份是部首簡單地覆蓋部身的,如「冏、罔」等。現在且考考大家, 「冇、冉、冊、冑、冒、冕」這幾個字,哪些屬於「冂」部的字呢?
答案︰全都是。你答中多少呢? 可有留意部首在哪裡嗎?要找出「冊、冒、冕」的部首位置真的會有點困難, 特別是已習慣了把「冒」和「冕」上端的字形「⺜」寫成「日」後,「冒」和「冕」便失去它們本來所屬的部首,好像是屬於「日」部的字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