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風文澤】在泰澤再次認識祈禱
很多人會問祈禱是甚麼一回事。有人會覺得是求福免禍,有人覺得是對空氣說話、自言自語,更有人認為是沒有作用……不過泰澤形式的祈禱確有它的魅力,就算有些人覺得祈禱沒有作用,但因為美麗的短誦,都有可能愛上泰澤式祈禱。
已故創辦人,羅哲修士就是看中未必所有人(特別是青年人),都懂得祈禱。所以就想起透過借助短誦、聖經金句、不同基督宗派傳統的著名禱文等,幫助人去祈禱。泰澤式祈禱美妙之處,我想我也不用多說,來年會有很多不同的聚會和大型祈禱會,大家不妨親身去經歷(請留意以下網址:http://www.facebook. com/taizehk)。
祈禱的形式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個「行為」所帶來的影響:我們常說祈禱會令人改變,我想這是真的。
雖然傳統上,歐洲有好多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但是近年愈來愈少歐洲青年人會去參與彌撒或崇拜。他們似乎都忘記祈禱是甚麼了。剛到泰澤的時候就會見到這個情況:他們不知道怎樣靜下來祈禱,以為聖體(同時也會派麪餅)是早餐,聖血是用來洗手的……但經過一星期的祈禱洗禮,靜靜地祈禱已成為一個習慣,不論他屬甚麼基督宗派的背景都會懂得尊重聖體聖血;而祈禱的精神也不單只局限於聖堂時的祈禱,更是伸延至跟其他青年和修士相處和生活的時候。修士們為青年活出信仰的榜樣,青年之間在相處之中也常常談論對信仰和生命的看法,信仰成為生活的一部份,這可能是最美麗的祈禱。
有人曾經向我說,當你有個親人患重病的時候,你會因深愛著他而徹夜為他祈禱,祈求他可以大步跨過,但最終他依然要離開這個世界,到這時候可能你會明白甚麼是祈禱,這經歷確實令我對祈禱有更深的體會。然而泰澤令我意會到我的祈禱生活可以更豐富、更精采:與人相遇和共事、和家人的生活、看新聞、逛街、看戲、吃飯等,都好像變成了祈禱。因為無論好人或壞人,都是照著天主的肖像而造成的。所以我意識到透過與人相處、互動、生活,不但可以活出信仰,更是與神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