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解憂雜貨店 The Miracles of the Namiya General Store

期數
3847
刊登日期
2017.11.10
作者
曾穎嫺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1 月 12 日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解決我們所有的煩惱……」三名小偷敦也、翔太、幸平逃跑至一家古老雜貨店,發現店內的信箱,似乎有人投放了信件, 發現那是三十二年前有人寄往解憂雜貨店的一封信,而這個信箱竟然讓二○一二年的當下與一九八○年聯繫在一起…… 

人人都有煩惱

現今社會中,無論你是三歲,還是八十歲,都有煩惱!電影《解憂雜貨店》中,一眾角色都在煩惱與解惑中:懷才不遇,想達成音樂夢的創作人、愛上有婦之夫,掙扎應不應生下小孩的女人、為了孝敬養父養母,掙扎要不要去當有錢人情婦的迷惘女人等……當中可能有著你和我的影子! 

人生在世,有很多慾望,想追夢、想達成自己的目標,但現實的殘酷,卻往往令人感到無奈和絕望。面對人生交差點,要作出抉擇時,更令人非常煩惱和困擾!雖然耶穌基督曾教導我們:「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瑪六34)可是,凡人的確很難做得到! 

消煩解憂

電影卻為觀眾帶來一個奇幻的解決方法──解憂雜貨店,這裡不只售賣日常生活用品,更提供消煩解憂的諮詢。只要在晚上把寫了煩惱事的信件,丟進鐵閘上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面的牛奶箱裡拿到回信解答! 

現實中,當然沒有「解憂雜貨店」,但人對解憂諮詢的渴求,卻是永恆不變──以前印刷媒體年代,不少雜誌都設有「讀者信箱」,解答讀者的疑難;電台亦開設「訴心聲」環節, 廣受歡迎!今日網絡世代亦不例外,不少人都把自己的疑難上載到社交網絡上, 例如: 「Facebook大神,請問……」不同的是,以前是雜誌社編輯部或電台主持負責回答。今日網絡世界,人人都可以留言,而且不用負責。

逆向思考

電影中,三位青年是「逃難者」──逃避追捕,逃避面對困難,也是人生道路上迷途的「小羔羊」。他們試著寫了回信,也得到了對方的回信。一直以來從未正經生活過的青年們,在接觸到不同人的煩惱和認真回信中,竟然慢慢找回了最單純的自己,找到人生的意義…… 

正因為沒有利害衝突,不是自己的問題, 不會陷入「當局者迷」,所以能夠保持客觀,就能順利找出答案。因此,當事情陷入膠著狀態, 覺得沒有出路時,不妨換個角度來看,事情往往就會出現轉圜的餘地。

要謹記:縱使有大量回信、留言、回應, 但是命運在我手,最終要下決定,踏出第一步, 以及承擔後果的都是我! 

教會指引︰ 

  • 《天主教教理》
  • 人的自由 #1730-1748; 
  • 道德的良心 #1776-1802; 
  • 家庭 #2197-2251; 
  • 人的生命 #2258-2269 

延伸閱讀︰ 

小說《解憂雜貨店》作者:東野圭吾;譯者: 王蘊潔;出版社:台灣皇冠(2013) 


日語對白╱中文字幕╱片長131分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