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中共十九大後的宗教自由
中國共產黨在十九大之後,在宗教信仰自由方面有甚麼訊息?除了一般的觀察和預期,我們還可以在習近平的報告中看出中共政權會繼續以怎樣的態度看待宗教信仰。
習近平在十九大用了逾三個半小時宣讀報告,總字數逾三萬字,但關於宗教的部份,卻只有短短四點, 三百多字。前兩段像其他一般黨語言表述黨對包括經濟、政治、民生、宗教等各方面以配合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統戰工作。方後兩段的用字更顯強硬:「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適應。」、「嚴密防範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
要理解黨語言,筆者覺得一向十分困難,往往要看一些明白中共黨文化和黨語言的專家的論說,好像才能多明瞭一點。然而,上面這兩點的用字其實已直截了,所謂的「中國化」方向即是「中共化」,中共不同意的,中共不能完全控制的,便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適應」, 各宗教要在中國生存,就必得「適應」中共管治的環境,否則無法存在。
「嚴密防範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何謂「滲透」? 中國政府每年也會派很多人到海外交流,中國的天主教教會同樣有神長到海外交流,為何他們到別國交流就不會被說成是「滲透」別國,但海外包括香港的人士到中國交流會有可能被說成是「滲透」?「滲透」一詞被中共延伸的定義愈來愈廣。「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除了明顯有暴力的行為,這些又是如何定義?由誰定義?中共自己訂立的法律與法規,甚至政策或領導人的講話,一般都作為這堆形容詞作含糊的定義。甚麼樣的宗教活動會被定義為「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極端」?看來還是只有黨說了算。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外交語言上說有多誠意溝通、交流、談判, 甚或所謂有建交的條件,我們教會又如何得知會在甚麼時候和情況下, 宗教活動會突然被肆意地以上述的含糊定義而遭受打壓?完全配合就能使教會發展?而這些現實的「發展」會是天主想看見的物質教會的發展?本會在《宗教事務條例》修訂草案和通過時,曾對各種可能對教會會受到的進一步管制,表達過關注。如今看見十九大報告的說法,看來情況會更嚴峻。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