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高師謙神父
本年是熙篤會高師謙神父逝世十周年,有懷念他的教友集合了一系列文章, 讓讀者重溫這位長壽隱修神父的生平和信德——編者
高師謙神父是我的叔公,記得小時候我們會特別去他服務的堂區看他, 他在台灣高雄的法蒂瑪天主堂當本堂神父,無私地為教友服務,也鼓勵了相當多的聖召。
但是在一九七二年, 他卻願意結束長達四十年堂區牧靈的工作,以七十多歲的年紀加入嚴規熙篤會聖母神樂院,度隱修生活。當時這消息在他的親友及認識的人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與騷動,記得當時我的父母曾講到,許多人都勸他能安享晚年,不必到隱修院吃苦。但是高神父卻有他自己的想法與決定,因為從他年輕時就對隱修的聖召有嚮往,特別是他生命的體驗:在中學時他的好友驟然過世,讓他心生感觸;後來他的父親離世,媽媽、兄弟、同輩其後全部離去,人的死亡觸動他,也讓他選擇隱修的生活作為生命最後為天主的奉獻。
在隱修院的一開始, 他也需要有適應的時期。記得他講到第一次農曆除夕,是在靜默中度過,沒有以往被眾人包圍、杯酒歡宴的慶祝,卻讓他有不同的體會;隱院院長一開始叫他飼養院內的雞隻, 他也能放下身段,努力工作。這說明他知道自己要甚麼,他選擇隱院的生活是要全心侍奉天主,而不關心自己的名譽、地位。
記得其後到神樂院探訪他時,他特別講到在修院墓園所做的默想,同時一起去看教堂旁的墓地, 墓穴的位置他早就選好, 掘好土、清了泥,結果一次又一次讓給先走的兄弟,天主的意思就是如此奇妙,直到他一百一十歲才收他的靈魂。當我們看他外表完好,健步如飛、記憶敏銳,他卻說身體已經老化、衰退,他最期待回歸天鄉。
獨留塵世的高神父總覺得有聖母瑪利亞的保護,他也說過他的故事, 是聖母幫助他躲過一次又一次的災禍與困難,他不但鼓勵人念聖母經,也自己身體力行,特別是在隱院中, 先是每天念十五端,後來念廿端。他分享到靈修中最難的事,就是保持天天念玫瑰經的習慣,這需要有信德和對聖母瑪利亞的孝心,從各種誘惑中, 每天都堅持下來,以致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高神父在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過世,今年恰好是十周年,為我們而言,十年過去了,但高神父的言語、容貌還常在我們心中,我們也期待著有一天與他再次的相遇。
•作者高豪神父
為聖母神樂院隱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