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完美圈套 The Circle

期數
3849
刊登日期
2017.11.24
作者
王慧慈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1 月 26 日 基督普世君王節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年輕的亞美得到好朋友推薦,取得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網絡兼社交媒體企業面試機會, 最終獲得聘用。友善的同事與工作環境令亞美很快投入其中,更決定參與劃時代的挑戰:配戴網絡鏡頭,公開自己每天的一舉一動,跟全球網友互動。亞美漸漸發現公司隱藏著極大陰謀…… 

影片道出網絡與社交媒體的威力:企業鼓勵女主角(亞美)多參與網上平台討論區,與他人連繫,藉此擴闊生活圈子。亞美逐漸適應公司的網絡文化,沉醉其中,網上朋友數目漸多,然而,觀眾不難發現,她與網友的對話內容普遍空泛,欠缺質量,相反,她與父母的面對面交談更為實在。科技發達,通訊媒體或軟件的數目不斷增加,理應有助人們溝通聯繫, 然而,這無助於女主角跟家人或好友溝通,網絡鏡頭將女主角跟世界接軌之餘,將一切赤裸裸呈現人前,私隱蕩然無存,令眾人害怕起來,紛紛逃避她。科技進步的優點和缺點仿如錢幣的兩面,必須小心處理才能運用得宜。

至於香港的通訊科技發展情況,智能電話及電腦跟第三、四代流動通訊結合, WhatsApp、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社交媒體平台愈來愈普遍,根據香港政府的資料,截至二○一六年十二月底,第三或第四代流動電話的用戶超過一千五百萬,普及率高達234%。至於Facebook的全球用戶數目,截至本年六月,每月有五十億人(資料來自其官方網站),是全球擁有最多用戶的社交平台, 其次是YouTube,有十五億名用戶,Instagram 的用戶則有七億。值得留意的是這些網上平台所載的資料,完全由使用者提供,內容真假難辨,用家必須小心謹慎,切勿輕信他人。

隨著智能手機愈趨普及,人們遇到突發事件時,喜歡立刻以手機拍下並將之放上互聯網,出現所謂「公民新聞」或「網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市民化身成為記者,讓大眾更快掌握資訊本是好事,然而,有時候卻演變成為宣洩情緒,或是引發更多誤會,令事情走向極端,甚至演變成「網上欺凌」。正如劇中女主角的男友被網民追蹤騷擾,不勝其煩,最終釀成悲劇。

天主教十誡的第八誡亦談到社會上傳播媒體的角色:媒體提供真實的事實,使用正直、恰當的手法,不可違反道德規範、人的權利和尊嚴;政府亦有責任保護真正及公正的資訊自由,不可假借媒體操縱輿論。(宜參看《天主教教理》第2464至2513條) 

討論問題︰ 

  1. 你使用過哪些網上社交平台? 
  2. 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時間上網? 
  3. 你上網的主要原因是甚麼?(可列出多於一項原因) 
  4. 你曾否參與過網上群組或留言版討論?你覺得它們能帶來甚麼影響? 
  5. 你認為「網上平台」與「私隱」有著甚麼關係? 

 

參考資料︰ 

  • 香港年報 2016 www.yearbook.gov.hk 

英語對白╱中文字幕╱片長110分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