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會晤緬甸軍司令 呼籲協助國家走向民主

期數
3850
刊登日期
2017.12.01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03 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

 

(綜合梵蒂岡電台/本報訊)教宗方濟各十一月二十七至十二月二日訪問緬甸及孟加拉,他在緬甸期間呼籲軍方領袖在民主過度時期履行責任。

教宗的緬甸之行受到外界關注,國際社會期望教宗為羅興亞人道危機發聲。

緬甸當局本年八月鎮壓若開邦的羅興亞武裝份子後,已有數十萬羅興亞難民逃亡至鄰國孟加拉。教宗亦曾呼籲為當地受迫害者祈禱;惟緬甸主教建議教宗此行避免使用「羅興亞人」一詞,改稱若開邦穆斯林以免惹爭議。

教宗十一月二十七日抵達緬甸仰光後受到當地人民熱情歡迎,他同日會晤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聖座發言人伯克表示,雙方「談到緬甸當局在此過渡時期的重大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聖座與緬甸才於今年五月才建立邦交,教宗的訪問因此意義重大,且他此行的第一站就是仰光。

外界不滿這個以佛教徒為主的國家鎮壓羅興亞人。緬甸軍總司令敏昂萊告訴教宗,該國沒有「宗教歧視」,人民享有宗教自由;軍人亦希望建設和平。

羅興亞問題惹爭議

在緬甸,民主之路一直面對挑戰。該國一九四八年獨立前是英國殖民地,軍人一九六二至八八年長期實行獨裁政權後,新執政的軍事委員會於一九九○年宣布自由選舉制憲大會,雖然是年大選由昂山素姬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獲勝,但軍人解散該制憲大會並另立委員會管理該國,直到民選政府取而代之。

緬甸二○○八年透過公投批准新憲法並成立國會,但一定比例的席位要由軍方任命。全國民主聯盟在二○一五年的大選中再次取得過半席位,曾被軟禁多年的昂山素姬獲任命為緬甸外長和國務資政。

但近年來,外界質疑昂山在爭取民主上努力,至於近期的羅興亞難民問題上,人們更直接批評她不力。

緬甸及孟加拉的天主教只佔人口極少數,教宗向旅途中經過的國家當局發送問候電報,其中發給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S. Mattarella)的電報中,教宗表示他以和平朝聖者的身份前往兩國,去鼓勵這些天主教小團體。 

教宗十一月廿八日轉到首都內比都(Nay Pyi Daw)會晤該國總統;廿九日在仰光吉坎桑運動場(Kyaikkasan Ground)主持大型彌撒,同日會見佛教組織及緬甸主教。

他十一月卅日轉到孟加拉,同日會晤政府當局,十二月一日主持晉鐸禮並參加促進和平的跨宗教和合一會晤,二日返回羅馬。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