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爸媽,你知我要甚麼嗎?

期數
3852
刊登日期
2017.12.15
作者
麥琬淑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17 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有一個爸爸問他七歲的兒子說:「仔仔,聖誕節快要來到,你今次考試的成績都不錯,你想要甚麼聖誕禮物呢?」兒子答說:「爸爸,我甚麼都不想要,我只想你這個聖誕假期多些陪我就好了,可以嗎?」聽來有些心酸,你曾否也聽過你的子女說過同樣的話?又甚或簡直沒有空問問他們,聽聽他們的心聲? 

是的,這就是香港的現況。在香港,無論是在學校,在職場,甚至在家中,彼此競爭都很大;在學校要爭取好成績,在職場要爭取升職加薪,在家中兄弟姊妹間要爭寵。這就是一個畸形的社會:有些夫婦為了子女,其中一方放棄事業,回家教育子女,人們會覺得他╱她們是有問題的,特別是男方放棄事業,更是不可思議的事。提早退休嗎?人們也覺得你是傻子,有錢不賺,終日無所事事,懶惰!也有不少人自圓其說,是因為子女們需要用很多錢去栽培,去參加不同的興趣班,也因為想子女們能有寬敞的居住環境而要拼搏。

但正如上述所說的例子,可能你的子女也有同樣的要求,說:「你只要給我多點時間陪陪我就夠了。」近年有不少青少年受到功課、感情、人際關係的壓力,又找不到紓緩壓力的方法,也找不到人去聆聽,而得到抑鬱症、精神病,厭食症,更壞的是看不通而走上自殺的絕路。到時後悔也無法補救了。

由此可見,無論子女有多大年紀,甚至是青年的反叛期,他們所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時間及親情;「時間」為香港人是奢侈的,很多人都寧願用金錢去買時間,又以為用金錢可以換來親情。「關係」是要用時間來經營的;無論是親情,愛情,或友情,如果我們不肯用時間去經營,一定得不到好的效果。這也是說為了維繫一段情,是要包含犠牲的,我願意犧牲多少時間為他人,我們的關係越能維繫。

這種犠牲是包括了自己的生命,我能交出自己的生命為我的子女嗎?我能將我全心的愛為了子女嗎?有不少人在結婚以後,為了餵養寵物而決定不生育子女,當然他們總有一大堆理由,但這又是一個畸形社會的例子。

天主父為了愛我們,派遣了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為彰顯祂自己。祂對我們的愛正是我們親子的模範,祂願為了表示祂父親的愛,願意交出祂的獨生子,為我們犠牲。祂也給了我們不少的「時間」讓我們去愛,去建立關係,而不是只給我們去賺錢,去花費,去享受。

在這將臨期中,更提醒我們去反省:「我們到底給了多少時間為子女?為父母?為配偶?為朋友?」靈修小品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