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若天】常常喜樂
期數
3852
刊登日期
2017.12.15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17 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許多人讀了許多書,拿了許多證書文憑與學位,為的是使自己的履歷有更驕人的一頁,而且不僅僅是學歷,也把自己做過的重要工作,按次第羅列,為的是甚麼呢?如果只為能在事業的階梯上,愈爬愈高,有點諷刺地說,其實也就是愈爬愈狹隘,最後只能躭在管理工作上,走進了死胡同。或許今日世界的確都嚮往這樣。
今主日的讀經,依撒意亞先知談到默西亞為上主所傅油,向貧苦、心碎、俘虜、囚徒傳報喜訊。令人震驚不解的是,這位黙西亞之傳報喜訊, 竟然是愈走愈低,最後連生命也交付了,才進入他的光榮中。我們能這樣培養和準備年輕一代的領導人麼?
我看是可能的,而且也應該是如此。即使不是所有,最少也有許多年輕人的確有如虹壯志,有服務人的豪情,有一份執著;只是欠缺方向和能力培訓的機會,因此不少潛能都被挫敗或導引到追逐另一些境地中去了。
舉一個現成的例子,在一個人口急速老化的世界,不管哪一處, 都需要服務長者的人;我曾多次帶隊探訪過長者中心,發現年輕人照顧長者時,他們的聲音最能開長者的耳朵,他們的趣語最能令長者開懷。角色換轉,也有長者教小朋友學習一些手工藝製作時的歡樂;應該多建構這樣參與和實踐的平台。社區服務及護理課程中一定可以加入更多這類的構思。
保祿宗徒教導我們要常常喜樂、不斷祈禱、事事感恩。現今社會,充斥著各種煩憂,如何能喜樂?答案很簡單:就是感恩!不快樂感甚麼恩? 答案仍很簡單:當我們願意多靜思祈禱,自會發現總有可以感謝的人和事;當然也就能在煩憂的世代中保持喜樂的胸懷。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