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婚會組織「天使夫婦」陪伴兒童村兒童閱讀遊樂

期數
3853
刊登日期
2017.12.22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24 日 將臨期第四主日

(本報訊)聖誕節是喜樂與感恩的日子,這亦有賴人際間的互相關懷與幫助。公教婚姻輔導會早前招募退休夫婦成為「天使夫婦」,陪伴因家庭問題而入住寶血兒童村的女孩讀書及遊樂。

「夫婦義工兒童伴讀計劃」由公婚會「相繫樂晚晴」計劃所推動,早前為已退休的夫婦義工提供三次培訓,包括兒童伴讀技巧、與兒童建立關係的方法、認識特殊教育類別及兒童的需要、應對兒童情緒技巧等。

該會最後培訓出七對夫婦成為「天使夫婦」,於十月底至明年一月四日定期到寶血兒童村,與八名三至八歲女童一起閱讀故事書。其間夫婦與女童共享伴讀時光,義工亦會與女童製作小手工及玩遊戲等。

負責伴讀計劃的公婚會「相繫樂晚晴」計劃主任李彥臻十一月二十日對本報說,入住兒童村的女童因面對家庭問題而甚少回家,是次服務對象主要就讀幼稚園至小學,透過伴讀故事書可打破她們與義工的溝通障礙,活動上又會一起畫畫或玩遊戲,讓她們透過遊戲去表達自己,「一般住在兒童村的女童少有機會與家人相聚,然而此階段的孩子很需要家庭溫暖,一起閱讀讓她們感受到被關心,經驗家庭的關愛」。他又指,退休義工夫婦一起參與服務,建立共同經歷,可令退休生活更豐盛。

天主教徒曾呂寶珠剛於七月退休,她表示從「相繫樂晚晴」活動中得悉「天使夫婦」義工服務。她憶述,與女童初見面時對於二人的夫妻關係感覺陌生難了解;相處後女童會主動發問,亦享受伴讀時光,更把他倆的照片放在床頭,期待他們再度前來。

曾太說:「退休時已到暮年,感到昔日風光不再,不期然內心感灰暗,義工服務令我重燃心火。」其夫曾昭華表示,服務讓他深切體會「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瑪廿一42)這聖經金句,用以形容現在的生活也可以豐盛和有意義。

另一「天使夫婦」成員廖崔肖華廿八日表示,她與丈夫事前到書店選購圖書給女童閱讀,引起其學習興趣,「我們希望藉探訪能令女童感受家庭溫暖,留下愉快印象,不感孤單」。

她表示首次與丈夫參與服務時也學習互相忍讓,「我們過去不時你一言我一語,各持己見,但為向兒童立下榜樣,伴讀時我們會遷就對方,建立默契,從中亦加深了夫妻關係;我很感激丈夫的陪伴,令我更珍惜這服務機會」。(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