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窮人日的反思
自去年十月開始,當時還是執事的我,每週去探訪一個為無家可歸男士而設的宿舍(位於紅磡的明愛勵苑)。我每次會個別會見二至三名男士,聽他們「吐苦水」。那些男士因不同的原因而無家可歸(如與家人相處有問題,因病而未能上班及交租,剛出獄,或因不良嗜好而導致負債累累等)。他們可以在那裡短期居住,重整自己的生活。大概因為我是教會神職人員,他們覺得我必會將談話內容保密,而且他們的確不容易找人去傾訴,所以我與當中一些兄弟,建立了一份互信的關係。
教宗方濟各創立了世界窮人日,正是想提醒我們去關心四周的窮人。無疑,那些無家可歸的兄弟,是香港社會上最窮的人。他們要為食物及住屋而憂心。但從那些探訪經驗,我體會到,他們亦因身處另一種貧窮—— 關係貧窮—— 而需要我們的關懷。
基於不同的原因,這些兄弟與家人斷了聯絡,而很多時他們的朋友因他們的困境而不與他們來往。他們基本上是處於一個孤立的狀況。縱然宿舍能給他們暫時的住宿,食物銀行給他們暫時的溫飽,但那份孤立感卻長時間地影響他們的情緒。他們正處於一個關係貧窮境況。
回想一年前開始,開始每週聆聽那些兄弟,我完全沒有想過向他們硬銷,講甚麼關於信仰的事。誠然,自己的年紀(他們很多都可以做自己的父親)、成長背景、興趣和生活習慣都與那些兄弟完全不同。但天主的工作總是奇妙的。我每次到那裡探訪,都有一份親切感。與其說是探訪,倒不如說是去探朋友,與他們談天說地。感謝天主讓他們接納我成為他們的朋友。慢慢地,他們當中有幾位開始對天主教信仰產生興趣,而現在更有四位男士參加慕道班。他們大多以前都接觸過教會, 或受過其他神父的幫助,而在這個面對絕境的時期,他們想到耶穌基督是他們面對困境的出路。
我們未必每人都有機會或時間去探訪窮人,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身邊很可能有一些處於關係貧窮的人—— 可能是家中的長者、自己的同事、堂區內的兄弟姊妹等。面對關係貧窮,我們身為教友,可以做的是耐心地聆聽他們,使他們感受到天主的愛。讓我們不要忘記,真正能解決關係貧窮的,是耶穌基督。讓我們求主耶穌,利用我們這些不堪當的工具,使這些處於關係貧窮的人認識主,因為只有主耶穌才是面對貧窮的答案。
作者為紅磡聖母堂助理主任司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