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別讓他們以另一種形式死去
教宗保祿六世於一九六八年將元旦日定為世界和平日,為推動世界和平許下承諾和冀盼。
教宗保祿六世認為,這個傳統有助教會在祈禱及默想之中,滋養渴求和平的恩典── 聖母瑪利亞是促成基督降臨的恩寵之開端,基督則是宣佈和平的福音之活見証。今年和平日文告的主題是「移民和難民──尋找和平的男女」。聯合國於二○一七年六月公布最新數字,二○一六年全球難民總數,突破六千五百萬人,創歷史新高,即全球每一百一十三人中, 就有一人是難民。隨著愈來愈多國家,仇外情緒高漲,未來難民的處境,恐怕也將日益艱難。在香港,則有超過一萬個個案等候審查的尋求庇護者。這些難民被視為社會秩序的破壞者或是掠奪香港資源的寄生蟲,鮮有去聆聽他們的故事或認真去檢討審查機制的問題。
據報導,來自非洲的A, 他每天早上會到聖堂參與彌撒,他十多年前由剛果逃難到香港,他本是擁有哲學及歷史雙學位,住在學校宿舍內的一位平凡教師,但剛果多年來內戰不斷,他的生活一直算不上安穩, 到二○ ○ 三年, 更發生了改變他一生的事:剛果家有軍隊強迫小孩子當士兵,他不能看着他們這樣做,所以就發起反抗,結果就被追殺了。他為了保存生命,輾轉來到香港。剛來到香港,只懂法文的他,花了好多個月,才申請到免遣返聲請留港,並取得各項人道援助。現時免遣返聲請人每月可以獲得的人道援助,包括直接交到業主手上的、上限為一千五百元的租金津貼;換成超級市場禮劵的一千二百元食物資助;還有少量往返入境處報到的交通費。另方面,入境處於二○一四年三月實行統一審核機制,由入境處作統一審核。但即使免遣返聲請獲得通過,香港亦不會給予任何難民身份,而是會將聲請人轉介至聯合國難民署,再安置於第三國。以往是由聯合國難民署審核個案的,至二○一七年九月底,尚未完成的酷刑聲請個案有七千二百四十四宗,目前處理每宗案件需時十三至廿五個星期,部份聲請人滯留香港已經超過十年。港府每年約處理二千多宗個案,相對而言, 德國曾在五個月內處理近六十萬宗個案。香港的個案接受率幾乎全球最低,至今只有一百○三宗被確認。
漫長的等待使人失去希望,就如A所說的:「我不想被殺,才逃來香港,但在這裡卻以另一種方式死去。」教宗於《和平日》文告提醒我們: 「信仰的智慧可培養默觀的目光, 認清我們都全「屬於一個家庭。移民以及接納他們的當地人民,大家都有同等的權利使用大地的產物,因為那是普世共享的,正如教會社會訓導所教導的一樣。在這裡可以看到大家同舟共濟、彼此分享」。新的一年開始,讓我們不要只顧自己,為他們尋找一個安全而溫暖的家,不是讓他們白白地以另一形式中死去。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