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恩師袁引修女

期數
3855
刊登日期
2018.01.05
作者
鬱春景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1 月 07 日 主顯節

拯望會袁引修女於剛過去的十一月十七日蒙主寵召,修會同月廿五日替袁修女舉行逾越聖祭,以下是鬱修女於彌撒中的分享——編者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十七日早晨醒來就看到林修女的電郵,袁引修女在凌晨三時十分離我們而去。我馬上通知各分院的修女為袁修女念追思亡者日課,並獻彌撒。之後就收到修女們很多對袁修女的思念、追憶、祈禱的分享。袁修女從一九九四年到二零零四年,十年間每年都有幾個月時間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她像一位老母親一樣教我們做人、教我們做修女,袁修女離我們而去,我們感到難過、感到哀痛,但藉著信仰, 我們將獲得極大的安慰,因為天主將賜給她永遠的安息。追憶袁修女,也激勵我們煉靈中保聖母會的年輕修女以袁修女的修道生活為榜樣,堅定我們追隨基督的決心。

(一)修道生活的喜樂:袁修女第一次到趙莊時,第四天手上皮膚就凍得裂開了,我看著很心疼,但她說她喜歡北方,連她的肉都想看看北方的樣子,所以皮膚就開了。這點給我感觸特別多,在一位老人家身上看到修道人喜樂的奉獻精神,即使生活條件很差,很苦,但也可以很喜樂,並且是感恩地生活。修道人是選擇奉獻,選擇喜樂地生活,而不是因為刻苦犧牲而愁眉苦臉地生活。

(二)吃苦耐勞的精神:袁修女到來時,我們修會成立才四年,修女們住在百年的舊房子, 院子裡也是破爛不堪,生活條件極差,我們給袁修女加一個小菜或者一個雞蛋,她都不吃,堅持和我們吃一樣的飯菜,做一樣的工作。袁修女和我們一起鋪路、拉車、挖溝、刷牆壁,甚至抬茅房裡的糞便。除了體力活動,袁修女還為我們上課、備課,很多晚上都是到半夜三更才能入睡。

(三)對人的尊重:一九九四年春天我們修會收了很多望會生,我就跟著袁修女為迎接新生做準備。她想辦法用比較薄的布圍在臥房牆上,看上去比較乾淨、比較新。袁修女說,這些年輕女孩子離開家加入我們團體,雖然修會條件差,都是舊房子,但應該尊重她們,儘量給她們創造好的環境, 給她們溫馨的家,讓她們離開家後心情好一些。為了年輕人,袁修女雖然七十多歲了,她不但給我們出主意,而且還和我們一起幹活! 

(四)對天主信賴的精神:袁修女離開上海,到印尼、香港,又回到大陸培育我們,都是人生地不熟,但她聽命做了,就像會祖主顧瑪利亞一樣,就是一心信任天主的照顧。我們修會剛成立的時候,條件也很差,她就教我們和會祖一樣,跟著她一起信賴天主。

(五)神貧的精神:在來修會十年期間, 袁修女接收到很多教友、堂區、修會的資助和奉獻,有些是給修女,有些是給修院,有很多其實是為她自己身體的需要,但她從來都不會一個人獨享,而是和我們一起分享,給我們改善生活條件和環境。這些加起來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這讓我從袁修女身上看到修道人的神貧,袁修女是在香港很好的生活條件中選擇神貧,選擇和我們一起吃苦。從這些我學習修道人的神貧是一種選擇,在大量擁有中、在富裕中選擇度簡單、簡樸的生活。

(六)祈禱精神:袁修女雖然很忙,但我們也經常看到她一個人在聖堂祈禱。她經常告訴我們,修道生活是與天主同在的生活,沒有天主, 沒有祈禱,人自己不能做任何事,即使做成了, 也算不得甚麼。

在追憶袁引修女之時,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步武她老人家的芳蹤,學習她的奉獻精神以善度我們的信仰生活。願袁修女在天主內安息, 願袁修女在天主台前做我們的主保!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