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孩子追尋自己的夢想
「夢想」使人想得更高、看得更遠,給生命締造未來的空間,為追求夢想,人可以廢寢忘餐,不怕苦、不怕難!只顧苦幹!但如何使今代的孩子萌發屬於自己的夢想?因為這世代太追求感官的滿足,網絡世界佔據了大多數孩子的腦袋和時間,使他們沒有空間去營造夢想,也沒有時間為將來的生命籌算,因吃的、玩的、佔有的、都充塞著他們的小生命,滿溢到沒有空間給夢想,更沒需要為未來作打算,成了短視的一代、無根的世代!
可是,為未來世界的演進,我們有責任讓孩子重建夢想和理想,才會有將來不同的世代!
如何使子女能有夢想,必須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不能事事都由父母、師長所規限,要求他們只做聽話的乖孩子,可是一個「乖」字,可能摧毀子女的夢想。想發展音樂、要作畫家,這些都不是賺錢的工作:當醫生、作律師才是父母的「乖孩子」?
父母們,當我們要求子女循規蹈矩,跟隨爸媽的悉心安排,乖乖地走他們指定的路來發展自己時,切勿忘記,我們年輕時也有自己的夢想, 為甚麼今天要下一代重蹈覆轍呢?
如何領孩子追尋自己的夢想呢?我嘗試用以下幾個真實例子與大家分享:
子良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不在讀書方面, 他懂事以來就酷愛玩車,與車為伍最開心,作為他的老師,要掌握他的興趣,以車來擬中英數的教材,他學得很快,獎品也以玩具車來滿足他, 當他感到有自己師長認同時,成績就突飛猛進, 小學畢業後,中學不能以車為學習主題,他跳不出自己的框框,回來求救!這時正是陪伴他培養夢想的機會,鼓勵他要努力掌握基礎知識,為將來發展汽車夢想打基礎,在中學要合格,直到畢業,不要計較取高分,猶有餘力可去學修理汽車,在圖書館自修車的結構和發動馬力的原理。果然,那份愛車的熱情,使他在中學業畢業時, 已取得修車師傅的資格,並被一位大老闆欣賞, 入行成為研究電力車的發燒友,數年間他已成功研發以電動摩托車,並有自己的品牌,他的夢想漸漸實現了,成為理想,得人欣賞,更是終身為車付出的成功人物。孩子的興趣不宜窒息,且要善用來摧化夢想。
一位好友是兒科專家,名人子女都來求醫, 是位慈祥而醫術高明的醫生,她丈夫也是胸肺科的出名醫生,兩人育有一女一子,承襲父母的優質遺傳,十分聰明。幸好,父母不會催谷他們承繼自己的衣砵作醫生,小兒酷愛運動是名足球健將,大女與父親十分投緣,兩父女常傾心交談至深夜,父親把病人的問題也與女兒訴說,醫藥發展雖然十分進步,但良醫難求,漸漸感染女兒, 投身醫療界,作個好醫生,為病人請命,終於因為父親的榜樣,而不是父母催迫,而自願作位好醫生,作為自己的夢想,是親情、是父愛的影響,催化了女兒的夢想。
另一些事例,我在大陸工作幾年中,也發現貧鄉的孩子,在環境的鞭策下,營造出自己的夢想。一位才智過人的女生,來求我助她上大學,我以為她只想圓大學之夢,卻被她的勤奮和志氣所折服。原來她母親是個啞巴,父親是貧農,經常被村中的惡霸(村委、村長)所欺凌,促使她夢想成為律師,為貧窮弱者伸訴,主持正義,建設法治社會, 她終考入廣州警官大學的法學系,不怕難、不怕苦的精神,她是為執著夢想而不斷前進。
一個小伙子,常埋怨垃圾堆不衛生,使人生病也不雅觀,他告訴我要成為一位清理垃圾的專家。清道夫是他的夢想,要使大陸街道整潔談何容易?但他有自己的一套理想,要發明收集垃圾的機器,並發展環保事業,善用廢物,使循環再用,以及把全國推動作環保之國。這位清道夫不簡單! 他的夢想推動努力求學,要把夢想推至理想,進而成為現實,正是需要更大的勇氣,堅強的毅力!
生命如流螢,何其短暫!能在年輕時興起夢想,為此奮鬥而達成理想,是需父母師長去扶持和鼓勵。
正如千里馬要有伯樂賞識,我們身為父母師長的,能作孩子的伯樂嗎?未來的世界能否有夢想實現而推動向前,就靠伯樂的出現。而實現夢想的人,正是品嘗幸福滋味的幸運兒。
其實,上主會祝福回應夢想的人,更福佑協助人實現夢想的人—— 伯樂,因為「天主的光榮就在於人多結果實。」(若十五8)
•領孩子與幸福相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