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推敲」

期數
3858
刊登日期
2018.01.26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1 月 28 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

 

「推敲」,字面意義是既推又敲, 但這不是詞語的正確詞義。這個詞語記下了兩位唐朝大詩人作詩時的認真心態。

那時的詩人都極度認真仔細為自己要寫的詩句選字擇詞,往往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才寫成一首詩。賈島是唐代的大詩人,據說曾用幾年時間來完成一首詩呢! 

有一次,他騎著跛驢去拜訪朋友李凝,為了要寫一首詩送給他,便坐在跛驢上不斷思索詩句。這首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據說他思索到第四句時給難倒了, 沒法決定該用「推」還是「敲」。他在反覆思考的過程中,連長官大詩人韓愈的儀仗隊經過也不覺察,連人帶驢闖了進去。韓愈發覺這闖禍者竟是自己的好朋友賈島,忍不住問他為甚麼那麼失儀。賈島只好把失儀的原因告訴韓愈,並向他請教該選用哪個字。

韓愈略作沉思,便認為因著「鳥宿池邊樹」這詩句,指明了訪客時間是晚間, 若用「推」,則是擅自闖入的無禮行動, 還是用「敲」較為有禮。

後人就根據這故事,以「推敲」這詞語來表達一個人在思考或寫作時,反復斟酌的審慎選用字詞態度。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