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很多副作用的靈修
究竟甚麼是真正的平安和喜樂呢?聖方濟自己分享一個教訓,真正的喜樂不是甚麼,而是甚麼。他說: 如果有許多人入會(即獻身加入團體成為小兄弟),哪怕他是顯貴的人、神學教授、國王等等,他們的入會, 都不是圓滿的喜樂。換著面對今天的聖召荒,有人肯考慮聖召,已經很不錯了⋯⋯但為方濟來說,就算有很好條件的人入會,卻不是完美的喜樂。
方濟又說,如果我們團體中有兄弟的宣講很有力量,能夠感動群眾皈依悔改,甚至治病起死回生,這也不是圓滿的喜樂。作為獻身者,能夠活出自己的召叫,透過宣講,達到福傳,也不是應該很開心嗎?還看今天,有時間能夠好好準備講章已經很難得,更何況宣講的果實累累?
那麼,真確的喜樂是甚麼?為此,聖方濟打了一個比喻:如果在冰天雪地,他從外面傳教回來,又冷又餓,拍門要轉入會院。可是開門的兄弟,沒有認出他來,反而駡他是騙子,趕他離開。方濟如果在這時,第二次、第三次拍門,又開門的兄弟不但再一次要趕他走,更用粗言穢語, 甚至動手動腳,又如果面對這情況, 方濟說他能夠「以喜悅的心情,懷念基督的苦難,為了愛他的緣故而忍受這一切,心中不感到煩擾」,這樣的心裡平安,才是真正的喜樂。
這個故事,每次聽都有很大的警惕。喜樂不是來自內向或自我的滿足:團體的增長,達成使命。喜樂反而來自面對自身的極度欠缺及失能(一個稱兄道弟的團體中的不和睦和暴力),卻能夠為了天主而放下,以至心平氣和。
方濟著眼的,不是他自己創立的事業如何增長,或者達成使命,而這正是不少人所放不下。方濟提醒的, 不是一份個人忍氣吞聲的修養,而是人存在的意義,就是天主。
方濟太了解人性了:人性的自我,不斷追求擁有。雖然事業、達標、增長、發展等,本身不是壞事, 但若失去了天主,都算不得甚麼。令我吃驚的是,方濟為了基督的愛, 即是天主自己,甚麼都可以放下,好的、壞的,都可以放下,因為在天主內,甚麼根本都是好。
靈修不是刻意尋找或達至甚麼平安或甚麼喜樂。
平安和喜樂,固然是好東西,是天主的禮物。沒有天主,任何的平安都只會是短暫,任何的喜樂都只會是膚淺。若透過靈修、信仰、宗教,能夠找到天主的話,平安喜樂自然就會來,不過記得那只是副作用而已。
主耶穌教講得很清楚,要先尋找他的國。他沒有說尋找平安,也不是尋找喜樂。找到天國,就找到平安和喜樂,因為找到天國即是說找到天主自己。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