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我們不是局外人
正委去年八月份曾前往南韓進行八天的交流,在交流團的第一天,韓國修院的會士就帶我們前往民主烈士公墓。所謂的民主烈士,就是為韓國民主運動而犧牲生命的人。其中一位是大學生朴鍾哲。會士特別向我們介紹扑鍾哲,是因為他的死,不但引發起一九八七年韓國的民主運動,更重要的是韓國天主教會在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當時在全斗煥的統治下,實行高壓政策,新聞封鎖,韓國大部份民眾不但對於光州屠殺事件一無所知,而且政府每每將異見人士看成北韓特務,予以拘捕及進行私下審訊,嚴刑拷打,而朴鍾哲就是在此情況下致死。事件被正式揭發,是透過天主教正義具現全國司祭團(CPAJ)在主日彌撒中揭露。引發起韓國一九八七年的六月革命。
重提此事,是因為最近在一套韓國逆權系列的電影中看到這些情節,為了人民可以直選總統,韓國的公民社會付上了沉重的代價,電影中一位監獄長,冒著生命危險將警察的探監記錄保存,並告之媒體,因為在那個時代中,沒有人可以成為局外人。我們拜訪韓國期間,亦曾與司祭團見面,他們現在年紀已經很大,當年投身參與社會事務時,亦曾被指控為共產黨員,在有神父參與的集會中,被旁人在旁邊大聲指責,認為他們分裂教會。但他們仍然堅持,認為信仰不只是個人,如果社會體制出現問題,就要發聲、堅持,甚至入獄,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其中一位老神父分享獄中靈修,指穿上有囚犯編號的囚衣,才真實感覺到自己是背上耶穌的十字架。
於一九九九年至二○○三年,香港天主教會在陳日君樞機的領導下,教會成為了社會的良心,當時我們積極參與反對廿三條,多名神父參與○三年的七一祈禱會,和幾十萬的香港市民一起在烈日當空中參與大遊行,堂區、關社組旗幟在遊行隊伍中飄揚。今年的公民社會和教會參與,似乎是比當年遜色,但社會形勢卻比之前更為險峻。廿三條之外,教會在居港權,校本條例,民主政制等議題上亦積極發聲,二○一四年陳樞機每天帶領群眾參與七天,每天十二小時的毅行,是為期七十九天雨傘運動的前奏。
中央插手干預香港事務,已經到了無日無之的境地,從地區選舉以至行政長官的選舉,經常見到中聯辦人員的評論。而香港政府的政治篩選,每每以言入罪,透過翻查候選人臉書的言論而剝奪參選資格,此等行為在以前從未見過,以言論思想入罪往往是極權政府的手段,使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沒錯,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局外人,我們不只是個旁觀者,透過投票,參與社會行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令社會改變,令社會變得更好。教會作為公民社會的重要一員,我們更需要將信仰帶到社會層面,在地上建設真正屬於天主的王國。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www.hkj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