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與兒童對話 談人生痛苦與命運

期數
3863
刊登日期
2018.03.02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3 月 04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 梵蒂岡電台訊) 聖座新聞室二月二十日公布教宗方濟各一月四日在梵蒂岡會見三十名羅馬尼亞兒童時的對話。這些孩子由羅馬尼亞「人類發展基金會——教育的主角」所收養, 該基金會與朱薩尼神父(L u i g i Giussani)的神恩有關。

孩子向教宗提出六個充滿「為甚麼」的問題,教宗的回答則富於溫柔和關懷, 他特別譴責「壓垮兒童與窮人」的社會不義。

一名二十出頭的男青年向教宗提問道:「為甚麼我的媽媽不接受我?她把我丟了在孤兒院,廿一歲時我再次找到她,但她對我不好, 我又離開了她。」

教宗坦言, 當他讀到這個問題時流下了眼淚。教宗解釋說,這並非成年人是否有錯的問題,而是在於他們太脆弱, 「對於你們而言,這是因為存在著諸多苦難、諸多壓迫兒童和窮人的社會不義,以及許多精神上的匱乏」;這使人心變得堅硬,導致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發生:一位母親遺棄自己的孩子。教宗續說,「你的母親愛你,但她不知道如何表達。她不能,因為生活艱難,生活不公平。我保證為你祈禱,祈願有一天她能向你顯露那份愛。不要懷疑, 要有希望」。

一名兒童問教宗,為甚麼有些父母只愛健康的孩子, 而不愛那些生病或有問題的孩子。關於這個問題,教宗繼續談到成年人的脆弱。

教宗解釋說,因為他們沒有遇到朋友幫助他們成長和堅強,從而戰勝自己的脆弱。你不要因為父母脆弱、自己並不那麼脆弱就責怪生活, 但要感謝天主, 因為「你可以幫助你的父母戰勝脆弱」。

兒童慨嘆命途痛苦 教宗:天主治愈人心

此外, 還有些「為甚麼」是沒有答案的,例如, 「為甚麼我們命該如此?」關於這個問題,教宗表示: 「我們只能注視、聆聽、忍受和哭泣,只有天主才能給出答案。」門徒問耶穌一個孩子生來瞎眼是誰的錯時, 耶穌回答說: 「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若九1-3);因此,「面對我們從小就會遇到的諸多不幸,天主願意治愈這些不幸。你們已經有所體驗。『為甚麼』是一次從痛苦、疾病、苦難中獲得治愈的相遇, 它給予我們治愈的擁抱。但這也是一個事後的『為甚麼』,因為一開始我們無法明白」。

勤進堂卻重複犯錯 當求寬恕 非一成不變

一個男孩問教宗, 如果人們從堂裡出來後還會犯錯誤、犯罪,例如常常和朋友吵架,人們為甚麼還要進堂?

教宗回答說, 在聖堂裡我們能夠將原本的自己、沒有化妝的自己置於天主面前。進入聖堂後, 我們應該這樣祈禱:「主,我在這裡。祢愛我,我是一個罪人。求祢垂憐我們。」耶穌教導眾人,如果這樣做,就能在回家時獲得寬恕;人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人已被「加工」, 天主加工人的心,祂用祂的愛替換了人的自私。

有個男孩問教宗,他一位去年逝世的青年朋友能否上天堂,因為一位正教神父說他的朋友臨死前犯了罪。

教宗回答說: 「天主願意把我們眾人都帶入天堂。祂始終在行走, 尋找迷失的羊,當祂找到我們時無需害怕,即使我們處於非常脆弱的狀態、因罪惡而沾滿污垢,甚或被眾人和生活拋棄,祂依然擁抱並親吻我們。」

最後,教宗安慰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這位母親的孩子被領養,雖然他們「經常見面」,但她依然感到孤獨。教宗對她說,在某些困難的情況下領養可能是種幫助。教宗勉勵說:「我建議妳不要封閉自己,而要在基督徒團體中尋找陪伴。耶穌來組建一個新的家庭,祂的家庭,在這個家庭中沒有一個人是孤獨的,我們都是兄弟姐妹,是在天之父的子女,是耶穌賜給我們的童貞聖母瑪利亞的子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