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3個小生去送殯 Last Flag Flying

期數
3863
刊登日期
2018.03.02
作者
曾淑儀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3 月 04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二○○三年某一天,住家男人阿鐸千里迢迢拜訪三十年沒見面的越戰同袍——酒吧老闆阿修和牧師莫勒。原來阿鐸擔任海軍陸戰隊的兒子剛於伊拉克陣亡,阿鐸希望兩位老友能陪他出席葬禮。阿鐸放棄把兒子安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與兩個老友合力把靈柩運返家鄉。送殯之旅一路向北,在曲折的路途上,三個男人開始口多多,前塵往事翻舊賬:莫勒竟由酗酒好色而信主成為牧師,阿修從沉淪到看透,阿鐸對纏繞自己一生且奪去愛兒的海外戰爭無法釋懷…… 

雖然任何人也會經歷死亡,但我們仍會為親友離去而悲傷,因為人就是充滿情感,對於五十多歲曾經歷越戰的阿鐸來說也是一樣。相信沒有甚麼哀痛比白頭人送黑頭人更甚,可憐的阿鐸還要剛喪妻,再喪子。面對至親死亡, 沒有甚麼朋友的他找來多年沒見的戰友同往接回兒子遺體。或許,阿鐸總以為,只有曾經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才能明白他的心情。 

作為父親,阿鐸也很想知道「真相」: 兒子的死因與死狀。軍官堅拒讓他瞻仰遺容,皆因他兒子的頭顱已被炸開,看了只會更哀傷。而就著死因,從兒子戰友得知原來他並不是因為英勇抗敵而戰死沙場,國家的謊言可能只為軍人的家屬好過一點,同時亦可能是令國民繼續支持戰爭的一個計謀。

善意謊言對亡者家人可能是一種安慰,但心有不甘的阿鐸似乎仍以為真相更重要。正因如此,他們仨決定去探望當年因阿鐸的失誤而喪生的同袍的家人。然而當他們面對同袍年邁的母親,他們還是選擇延續那官方大話。

電影以另類的手法來表達人生遺憾、對與錯,同時亦以風趣手法探討死亡、親情、友情及愛情,不說教但觸動人心。全片充滿反戰意味,國家元首似乎並沒有從歷史中學習,繼續發動戰爭,把大好年華的年輕人送上戰場,甚至喪命。阿鐸那時的越戰如是,他兒子的所謂反恐戰爭如是。

「每一位國民和執政者均應為避免戰爭而努力。」(天主教教理2308) 

問題研習: 

  1. 真相對你來說重要嗎?你寧願要知道真相,還是會令自己好過點的善意謊言呢? 試分享你的看法。
  2. 有些人認為面對恐怖份子,「以戰止戰」是最好亦是唯一的方法。你對此話有何看法?試分享說明之。

 

教會指引及其他參考資料

• 《天主教教理》尊重亡者2299-2301;避免戰爭2307-2317;2327-2330 

英語對白╱中英文字幕╱片長125分鐘╱3月1日起於各大院線公映r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