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主教要求神父上繳獻儀集中管理

期數
3864
刊登日期
2018.03.09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3 月 11 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天亞社訊)中國山西省長治(潞安)教區丁令斌主教,要求神父們上繳彌撒獻儀作集體處理,以補貼教區神父生活和醫療開支,並抵制世俗化。

長治教區二月六日於主教座堂召開牧靈工作會議,丁主教在會議上下達命令,統一規範教區彌撒獻儀的收取和用途。

丁主教對天亞社說,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雖然主教、神父開始可以自由開展牧靈工作,但是許多地方的教會財產並沒有得到落實,牧靈、傳教、建設等經費款項嚴重短缺,於是許多教區將彌撒獻儀留在堂區,充作堂區牧靈、傳教、建設資金。

過去獻儀可留堂區

但他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狀況的改善,「彌撒獻儀的管理出現了一些亂像,有些堂區的彌撒獻儀失去了監管,致使善款不能充分地用在支持教會發展的工作上」。

丁主教指出,目前很多國內教區也在實行此措施,而為使長治教區彌撒獻儀能發揮最大作用,他決定教區也推行此項管理制度。他認為集中統籌管理並合理分配奉獻,以有效地善用在地方教會急需開展的工作上。

有關措施的具體實行方式,是教區統一印製專用三聯收據,並分發給各教區內神父。當有教友奉獻彌撒時,神父每次均要在收據上寫明奉獻者意向及有關金額;並按月上繳給各鐸區總鐸,再由總鐸給教區彙報及悉數上繳彌撒獻儀。

教區也已成立「彌撒獻儀經濟小組」,由馬甯神父、田鵬神父和修女負責。這次改革從二月開始施行。

丁主教不諱言,教區的地理位置導致該地方教會各方面都比較匱乏,多年來各堂區的牧靈、福傳等工作,都屬於單兵作戰狀態,導致堂區發展極不平衡,為徹底改善這情況,故此次改革,他認為刻不容緩,能充分調節堂區之間貧富不均、資源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集中處理的彌撒獻儀,將用於教區神職人員的醫療開支、養老基金及生活補貼。

丁主教又認為,這做法能增強神職人員和教友的團體意識和奉獻精神,對教區長期、持續發展益處良多。

他坦言過去對彌撒獻儀管理的漏洞,滋生了許多經濟問題,「助長了神職人員世俗化的不良風氣」。他期望此制度能幫助神父重塑形象,「重新構建教友對教會的信心和對神職人員的信任」。

至於神父的傳教經費,則由堂區奉獻支付,如有不足,教區才從上繳的彌撒獻儀中補貼一部份。

避免奢侈抗衡世俗化

長治教友瑪竇認為,制度是好的,但擔心人的私慾使新措施難獲遵行,「耶穌要求基督徒度神貧生活,但願神父們和教友們,都能抱著這樣的態度履行主教定的制度,不要帶著其他任何的雜念」。

他對天亞社說,有個別神父偏向世俗化,生活用品比較奢侈,又頻頻接受教友們邀請去飯店吃飯,這些為神父帶來負面形象和不良影響。

但他強調,既然彌撒獻儀要上繳,「教區就要將所有收支透明化,每月向教友公布」。不過他補充:「彌撒錢上繳不上繳那是神父們的事,只要神父們一心牧放我們這群羊便足夠。」

另一教友若望也表示,改革以前主要弊端是不平衡。教友多的地方,神父生活相對好,一般都有車,各方面條件也不錯。甚至有些地方有一句口頭禪「要想富,當神父」;教友少的地方,神父生活便十分清貧,開展工作比較難,有甚麼想法也難以實施,形成惡性循環。

教友「欣然面對」表示:「規範彌撒獻儀,是對教區每一位神父公平、公正、公義的新舉措,也還每一位神職人員經濟上的清白,教區統一,教友信任,相信這樣的改革給教會帶來一個有秩序的美好明天。」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