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若天】主要用牠

期數
3866
刊登日期
2018.03.23
作者
楊鳴章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3 月 25 日 基督苦難主日

 

聖枝主日,每讀到馬爾谷福音時,都使我感覺刻骨銘心。本來這裡並不宜公開談私人的理想與感受,但是因為說的不是天主與個人、而是與整個受造物之間的盟約,真摯無偽,所以怎樣為人解讀、訕笑,也不太重要了。

馬爾谷福音說到了一匹拴著的驢駒,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我想我也像那匹驢,從來沒有做過甚麼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譬如最不喜歡處理人事、行政、財務,但偏偏卅多年來,所做的就是這些;渴望能做一點文字、學術工作,總沒有獲得批准。「把牠解開、牽來⋯⋯主要用牠, 但是會很快把牠牽回來。」若是那頭驢真有點靈性,若是牠知道要騎用牠的是主,而且很快就會為牠而交付自己,牠會怎樣回應? 

過去四旬期五個主日,我們多次聽到「盟約」這個名辭。盟約制訂的基礎是信靠;時日進展,世事常會逆轉,訂盟的人願意接受困難就是合理的結局嗎?甚麼使他仍然有力量繼續前進? 我相信就是對天主的信靠。十字架上的死亡,肯定不是耶穌的願望;但他的夢想始終沒有破碎, 因為他堅信他的父,若他在耶路撒冷停步下來,結局會不會好一點點? 

感想說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福音偏要提一個問題,就是門徒問耶穌,應在哪裡預備吃逾越節晚餐? 

逾越節是以色列民族最大的慶節,耶路撒冷應該水洩不通,找個寬大樓廳絕非容易。耶穌吩附門徒,到城門找一個拿水罐的人,就會找到地方。拿水罐的,在當時只有女人,而這個人卻是男性,因為他的同夥都是獨身男生。他們一般不與人往還,聚居於死海旁的曠野,為的是能專心研讀經訓,並且可以常常浸洗。洗者若翰和他的門徒常在艾農施洗(若三22),說的很可能就是他們。耶穌和他的幾位門徒既曾與若翰生活過, 這人能為他們找一處寬大的地方,也就不太奇怪了。他們存在的時間不長,留下的最大貢獻就是一九四七年後被陸續發現的死海殘卷。我們若像他們一樣,不走出舊我,尤其在今天的世代,怎樣可以開展新的福傳?有甚麼可以留給將來?整個教會的方向與青年年要求我們甚麼?我想應該從這裡研究和出發。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