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當局列出規定 推行伊斯蘭教中國化
(天亞社訊)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楊發明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發言, 指一些人著重教規卻輕視國法,強調中國伊斯蘭教堅持中國化。他發言兩天後,於網絡上流傳一些圖片,顯示寧夏回族自治區部份地區出現大規模去伊斯蘭化。
自《宗教事務條例》修訂版於二月一日實施以來,中國的宗教空間一再被收窄;加上三月中,全國政協委員楊發明就伊斯蘭教中國化在政協會議上發表講話後,打壓的跡象就更趨嚴重。
這短短的兩個月來,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包括中衛、銀川、吳忠市等均掀起大規模整治宗教化行動。
青少年不能進寺學習
首先是寧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轄下的大戰場鎮, 鎮黨委宣發出了有關宗教活動場所實施方案,內有八條規定:包括寺院內必須升國旗;解決去掉伊斯蘭特色的建築, 履行中國化的清真寺;寺建築有阿拉伯化風格班客樓(圓頂部份)的,必須按三月底前拆掉;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進寺學習;宗教人士戶籍,詳細住址及相關證件(需登記)及禁止高音喇叭播放和微型電台傳播等。
有大戰場鎮漢族居民亦證實,以前每到做禮拜的時候,當地清真寺都有大喇叭播放「可蘭經」,但大約二○一七年下半年已開始聽不到高音喇叭「念經」的聲音。
隨後,不少寧夏銀川的網友,亦發放當地官方用大型起重機,拆除建築物上的「阿化」尖頂紋案的裝飾。而銀川知名的「中阿之軸廣場」上的阿拉伯星月建築也要搭起棚架,打算把阿拉伯式穹頂改為中國式涼亭。
另外,銀川不論大小商店,均被要求更換新的「清真食品」標誌。新的標誌只有中文字和英文拼音,而有阿拉伯文的標誌卻不准使用;而銀川「中國穆斯林國際商貿城」已改名為「中國銀川國際商貿城」。
另外, 寧夏吳忠市也有拆除具阿拉伯風格的裝飾物,並更換清真標誌。據報導,該市中心廣場附近的拱頂和星月裝飾同樣被拆除。
有觀察人士指出,寧夏是繼中共政治局委員陳全國主政新疆後,第二個被大規模整治的地方。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 寧夏銀川市政協副主席楊發明,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批評,在國際形勢影響下,中國伊斯蘭教也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他舉例說,一些清真寺的建築風格盲目仿效外國模式;一些領域出現「清真」概念泛化、宗教干預社會世俗生活的現象;一些人「重教規輕國法」、「只知是信徒、不知是公民」等等。
他表示,中國伊斯蘭將堅持並推進中國化,而在這進程中,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倡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穆斯林愛國主義教程》進清真寺等。
這位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又稱,他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宗教事務條例》, 推動伊斯蘭教界依法、依規開展教務活動,引導伊斯蘭群眾進一步增強憲法法律意識,自覺守法、遇事找法, 解決問題靠法,維護權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