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與復活主的關係
今天福音記載了兩位門徒對復活基督顯現的感受: 「他們由於歡喜, 還是不敢相信,只是驚訝。」與其他門徒們一樣曾對祂是默西亞天主子的身份摸不著頭腦,看到了祂所行的奇跡嘖嘖稱奇,耶穌死後更一度失落, 不知去向,直到復活的基督親自顯現給他們。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奧秘,這與自己的經驗及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曾有修道人分享著他對度貞潔生活的困難。說著說著得知他進會前的性生活。進會初期對性慾的控制感到很大的壓力,並有一次在回鄉辦事時在沒意識下與前女友發生了關係。自那次以後,他感到很無力及害怕,因為他感到對天主有著無比的歉疚。四年後的今天,又一次要回鄉辦事,他對自己害怕再次跌倒而感到極度恐慌。再深入探討之下,卻發現在恐怕自己跌倒之餘,也害怕失去天主對自己的愛,因為他寬恕不了自己的行為,並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另有一位修道人,說著他妒忌一位要好的同學的能力。一天因為這位同學對他的批評,使他憤怒填胸。說著說著得悉他原來害怕這位同學搶走了教授對他的重視及關愛,同時也承認自己不敢接受這位教授對他的關愛,因為怕因這愛的關係而失去了自我。
這個渴望被愛,卻又害怕被吞噬的現象,其實在信仰生活中也不斷重複著。我們跟天主的關係,有時覺得很遠,有時覺得很近,究竟是我對自己說著不需要那麼親近,或是我不讓天主跟自己接觸?因為祂知道一切,怕祂穿透了我們最隱密的深思熟慮?看伯多祿與耶穌的關係的轉變, 由處處擁護,到在苦難時不認祂,那份愧疚之情連他自己也受不了,最後面對著耶穌對他的愛的邀請,他也不敢向祂直說我愛祢。耶穌卻看中了他掙扎的背後是對祂愛的渴求及肯定, 並交給他教會的鑰匙,這正解開了他內心的掙扎,為了回應著他對基督的那份深情的愛,使他願意窮一生的血汗,陪上了自己的性命,還了他當初背叛耶穌的債。
在我們慶祝復活節之餘,有否想過我們真正慶祝的是甚麼?基督為了我們死而復活,為的是喚醒我們內心的枷鎖,對釋放內心自由的掙扎。我們的態度又如何?面對著基督的這份愛的邀請,是歡喜或是不敢相信, 又或是驚訝?願與讀者共勉之。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 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