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宗教自由白皮書 論者認為監控多於保障

期數
3869
刊登日期
2018.04.13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4 月 15 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

 (天亞社訊)中國國務院發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白皮書,指會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障各宗教。關注國內宗教自由的人士指,當局不停打壓基督宗教,使人聽到這份白皮書時「倍感諷刺和悲哀」,並提醒大眾不要相信政府的「語言偽術」。

國務院於四月三日發表《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距上一份於一九九七年發表的宗教信仰自由白皮書,約有廿一年之久。

白皮書全文約八千字,內容主要指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並要宗教界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及社會主義制度。

白皮書進一步指,「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待宗教的基本政策」,每個公民都有信教的自由,不管其宗教、宗派為何。而不論公民信不信教,「享有同等政治及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權利」。

白皮書強調獨立自辦原則

白皮書強調,對各個宗教一視同仁,「不以行政力量發展或禁止某個宗教」,堅持各個宗教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它又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邢福增教授對天亞社說,這份白皮書基本上是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及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的重點寫進去,並沒有太大新意。

他指出在記者答問會上,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回答問題時,再次表明對一些問題的立場。邢教授說:「由於白皮書不是政策文件,也不是法律,只是一立場的宣示與報告,本身對保障宗教自由沒有太大意義。」

不過,他認為這份白皮書較值得留意的地方是,「官方新修訂的中國信教人口及各宗教信徒數目」。他指出,信教人口從過去的一億修改為二億,而基督教則有三千八百多萬,天主教為六百萬。

他指出,兩者均為官方數目,一般相信並未將地下教會及家庭教會包括在內。「就基督教而言,二○○八年社科院的入戶普查是二千三百零五萬,上調了一千四百九十五萬,增幅達百份之六十四點八,反映出基督教的增長趨勢」。他強調這是官方願意承認的增長。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柯欣欣對天亞社說,近期不斷聽到多個家庭教會聚會點被取締、未成年人禁止進聖堂、教會辦的學校被打壓,以至福建閩東教區郭希錦主教被隨意帶走,及大陸多個網購平台要把聖經下架。「在聽到這些事情,再讀到這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白皮書時,倍感諷刺和悲哀。」

她希望國際社會不要相信中國政府這種「語言偽術」。她舉例說,白皮書說的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但中國所謂的『法』根本不是為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而是要監控宗教」。

另一方面,柯欣欣表示,白皮書在論及中國的宗教政策時,提到「要引導宗教界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再加上近期把宗教局併入統戰部的舉動,「反映出中共政府已設定了宗教的政治任務,未來也只能朝著為政治服務的方向走,如果不這樣做,恐怕會隨時受到打壓」。

最讓她驚訝的是聽到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在白皮書發布會上對記者的答問中說到,不認同不讓羅馬完全掌控主教任命權會妨礙信教自由。「這令人擔心日後教廷在主教任命事上究竟能掌握到多少真正的話事權。」

國內地下教會團體若瑟神父認為,所謂的宗教自由就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自由,是黨說了算。他坦言,最少信仰天主教就不是自由,「在中國,不允許天主教合法存在,而現在國內的天主教是獨立自主自辦的教會,不是真正的天主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