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字形近似的部首三︰辶、廴

期數
3870
刊登日期
2018.04.20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4 月 22 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 辶」,讀「綽」,俗稱「撐艇仔」,本字是「辵」。有些字典的檢字表中沒有「 辶」,只有「辵」, 因而使到很多年紀小的學生查不到「撐艇仔」部首的字。

「辵」,極少作獨立的字來用, 一般只作部首。作為部首時,它處於字的下方,像艘小艇那樣,裝載著這個字的部身。而部首左方翹起的船尾小點,以往的宋體字都寫作兩點(⻍)」,而日常書寫用的楷書和新細明體則只寫作一點( )。

《說文解字》說︰「辵,乍行乍止也。」形容人走路時步伐遲疑不決,走幾步便停下一會,才再舉步前行。

以「辵」作部首的字,多跟行走、路程或腳的動作有關的事物。

「辵」,甲骨文寫作「 」, 把「止」放在「行」的正中。「行」是四通八達的大道,「止」是人的腳板,因而會出人在路上行走的意思。篆書簡化成从「彳」从「止」,寫成「」,楷書則寫作「辵」。

」,讀作「引」時,解作開弓;讀作「延」時,解作延長。但這字多數只用作部首,極少作為獨立的字來使用。「」也像「辶」那樣,處於字的下方,像艘小艇那樣,裝載著這個字的部身,表示跟走路有關的事物或動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