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個人祈禱
當我們使用電子產品時,我們都可以選擇不同的設定,以顯出我們的個性、特色及需要。版面背景,響鈴聲音,字體大小,格式顯示,圖片切換等等,一切一切,都可以按照我們的意願,喜愛,心情而不斷更換。
的確,天主創造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全相同的,也許攣生兄弟姊妹擁有相似的容貌,但他們的性格總會有些差異。
有些人批評我們天主教教友, 時常只會誦念天主經,聖母經或玫瑰經作為祈禱,又或者只會利用一些書寫好的經文,而很少會有自發性的祈禱。祈禱變得千篇一律,守舊呆板, 鮮有新意,欠缺個人化、生活化。
無可否認,從傳統的信仰培育中,我們從小便要學懂背誦不同的經文: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護守天使經、感謝聖體經⋯⋯。牧者會以這些經文作為核准我們是否可以初領聖體或領堅振的標準,而我們也會因為懂得背誦不同的經文而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已經學懂了所有的道理。
人成長了,開始發覺,雖然經文是重要,可以說明我們的祈禱,但始終我們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表達我們個人的感受及想法,尤其是在我們個人祈禱時。我們需要有個人的祈禱時間、空間及內容。
除了教會指定的團體祈禱聚會外,我們也需要安排個人的祈禱時間,無論是早上或晚上,幾分鐘也好,在我們日常的生活時間表中,適宜加入這個與天主相遇的時間。一般人喜歡在晚上睡覺前進行個人祈禱。其實,任何時間也可以,而且長短及次數並不重要,重點是要有特定的時間,不然,我們好容易會因為其他事務而忘記或推卻了這個個人祈禱的機會。
除了特定時間外,地點也重要。為初學者,一個固定的個人祈禱地方,設有十字架或聖像的寧靜環境會幫助他們更容易投入祈禱,感受到天主的臨在。假若我們已經習慣了如何收歛心神,那麼,我們也可以在喧鬧的都巿中進行個人祈禱,而不會分心走意。無論如何,在家中或工作枱上放置一些聖物會幫助我們更容易進入祈禱的狀態。
在個人祈禱中,誦念傳統的經文並沒有問題,特別是耶穌教導我們的天主經,它已包括了我們所有的祈禱內容。不過,若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喜樂與憂慮也不失為一件好事。說到底,個人祈禱時間正是我們個人與主相處的時刻,也許是以言語或是以歌唱,以書寫或以畫畫,甚至以靜默去表達,只要是發自我們內心,以表達我們當時的心情及狀態,任何方式,也可以與天主溝通、傾談。
或許在起始時,我們會覺得有點困難及不習慣,不過,一如電子產品的設定會不斷更新,我們在個人祈禱方面也需要有新的設定。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