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字形近似的部首四︰小口和大口

期數
3871
刊登日期
2018.04.27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4 月 29 日 復活期第五主日

 

每次打開字典,要查「小口」部和「大口」部的字時,便會回憶起父親在生時教我查字典的情境,感恩之心油然而起。真的,那時我尚未上學,只有五歲多一點,可是父親已教會了我查中文字典,讓我讀到陌生的字時,不用求人教導,已可以自行從字典裡找到這生字的解釋。日後我對寫作和探究中國文字的字形發生興趣,可說在那刻便已萌芽。老爹,感謝您! 

猶記得一次揭開字典時, 看到「部首索引」三畫那欄的大小兩個方框部首時,便忍不住脫口說︰「是小口和大口!」這兩個部首。第一個小方框是「小口」,當然是解作嘴巴的「口」,這不用別人講解我也懂得;可是那個大四方框「大口」呢,該怎麼讀,該怎麼解?相信查字典的人不一定認識。

「小口」自然是「口」字; 但那個大方框的「囗」,當然不可以念作「大口」,它有自己的字音,要念作「圍」,是「圍」字的古代寫法。不過,今天這個「囗」字不會獨立成字來使用, 只在字典的部首索引中現身。

「囗」,讀作「圍」。屬「囗」部的字, 字身多數被囗字所包圍。此外,一些有方框,卻無其他部首可歸屬的字,也歸於這個「大口」部首「囗」,如「四、囟、因、回、囪」等字。

廣告